深圳水贝”16家金料商跑路”传闻夸大事实,协会澄清约七成商户正常经营,警方已介入调查。
“昨天还在正常订货,今天就突然关门了?”9月15日上午,在深圳水贝黄金珠宝批发市场,一位来自浙江的批发商手握订单合同,站在紧闭的卷帘门前,脸上写满焦虑和困惑。

近日,一则关于“深圳水贝16家金料商跑路”的消息在黄金行业内快速传播,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这个亚洲最大的黄金珠宝交易集散地掀起巨大波澜。
传言突袭:16家金料商“跑路”名单疯传
“粤宝鑫、君辉、金玉福……”这份突然在行业内流传的名单,列出了16家 allegedly“已经跑路”的黄金原料供应商。消息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迅速扩散,引发众多从业者和投资者的恐慌。
“看到消息后,我第一时间联系了合作多年的供应商,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一位从事黄金批发二十余年的老商户告诉记者,“如果消息属实,整个行业都会受到巨大冲击。”
水贝片区作为中国黄金珠宝产业的重要基地,聚集着超过2000家黄金珠宝企业,年交易额超过千亿元。这里的风吹草动,直接影响着全国黄金市场的神经。
实地探访:部分商户确已停业,多数正常经营
9月15日,记者实地走访水贝片区发现,名单中提及的粤宝鑫、君辉等商家确实已经暂停营业。在粤宝鑫门店前,卷帘门紧闭,门上未张贴任何告示,只有零星前来的客户在门外徘徊张望。
“这家店前天还在正常收货,昨天突然就关门了。”附近商户的工作人员透露,“听说涉及金额不小,具体原因还不清楚。”
然而,名单中提及的豫弘、创富海等多家商户仍在正常经营。在豫弘黄金门店内,工作人员忙碌地接待客户,加工车间机器轰鸣,一切井然有序。
“我们正常营业,网上的消息纯属谣言。”豫弘黄金的负责人李先生表示,“今天已经接到很多客户的咨询电话,我们都在一一解释。”
协会发声:网传消息夸大不实
针对此次风波,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迅速作出回应。协会秘书长郭晓飞表示:“网传消息严重夸大事实,经过我们初步排查,约七成列入名单的商户仍在正常经营。”
郭晓飞透露,目前协会已经启动应急机制,正在协助受影响商户进行沟通协调。“确实有个别商户因经营问题暂停营业,但绝非网传的16家之多。警方已经介入处理此事,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了解,近期受国际金价剧烈波动影响,黄金原料贸易确实面临较大压力。8月以来,国际金价从历史高点回落,最大跌幅超过15%,给高杠杆经营的商户带来巨大考验。
行业警示:贵金属投资需理性
“这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贵金属投资市场存在一定风险。”郭晓飞强调,“投资者应当基于可靠信息,理性判断,稳健决策。”
业内人士分析,水贝市场作为黄金珠宝行业的重要枢纽,其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产业链的稳定。近年来,随着黄金投资热度攀升,部分商户采取激进的经营策略,埋下风险隐患。
“黄金交易金额大,流动性要求高,对商家的资金实力和风控能力都是巨大考验。”一位资深行业专家表示,“商户需要加强自律,投资者也要提高风险意识。”
现场直击: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记者在水贝片区看到,虽然传言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紧张气氛,但市场整体运行仍然有序。多数商户照常营业,客户往来不绝,加工车间忙碌依旧。
“我们已经在这里经营十多年,信誉一直很好。”一家大型黄金批发商的负责人表示,“个别商户的问题不能代表整个市场,水贝的产业基础是坚实的。”
正在选购黄金产品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听说消息后特地过来看看,发现熟悉的店家都在正常营业,就放心了。黄金买卖还是要找老字号、有实力的商家。”
专家建议:加强行业监管与自律
针对此次事件,业内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机制。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永涛建议:“应当建立更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商户资质审核,同时推广第三方资金存管模式,保障交易安全。”
同时,专家也提醒投资者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风险分散。“黄金投资不应盲目追求高杠杆,要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商户,并且要注意分散投资,控制风险敞口。”
截至发稿时,深圳警方表示已介入调查网传信息的来源及其真实性。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水贝片区的巡查力度,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夜幕降临,水贝片区的珠宝大楼依然灯火通明。这个历经多年发展的黄金珠宝产业聚集地,正在经历一场信任考验。而无论是商户还是投资者,都在期待真相早日水落石出,市场恢复往日的平静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