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御用阿妈”韩马利疑因不满“一年一骚”低薪条款离巢,折射出TVB老戏骨流失及港剧黄金时代消逝的行业困境。
2025年盛夏,TVB再度传来令人唏嘘的消息——71岁的金牌绿叶韩马利(Mary姐)被爆疑似离巢。这位服务无线电视逾半个世纪的“御用阿妈”,近日在社交平台发文“一切从新开始”引发揣测,而她与丈夫杜燕歌(TVB资深配音员)相继离开的消息,更折射出TVB老戏骨流失危机的深层次问题。

一、从舞蹈员到“御用阿妈”:韩马利的传奇演艺路
韩马利的TVB生涯堪称香港电视史的缩影。1974年加入无线时,她原本是一名舞蹈员,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她被临时安排报导节目预告,由此开启演艺生涯。1976年,她首次出演《陆小凤》即担任女主角“上官飞燕”,与刘松仁搭档,起点之高令人瞩目。
1980年,《京华春梦》中刁蛮千金“洪丽珠”让她真正走红。然而与传统女星不同,韩马利在事业上升期两度为婚姻放弃事业:先是为第一任丈夫陈波比息影,后又为第二任丈夫冯吉隆(冯宝宝兄长)移居澳洲。两段婚姻均以离婚告终,但她始终保持着对表演的热爱。
1989年与杜燕歌结婚后,韩马利进入稳定创作期。从千金小姐到母亲专业户,她完成了职业生涯的转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在《名门暗战》《枭雄》等剧中塑造的母亲形象各异却深入人心,2013年更获TVB颁发“杰出演员大奖”。
二、“一年一骚”条款背后的行业困局
韩马利的疑似离巢,让人联想到近年TVB老戏骨集体出走的现象。从李国麟到刘江,从卢宛茵到秦煌,这些陪伴观众成长的面孔纷纷告别电视城。表面看是“一年一骚”(每年保证至少一集戏份)的合约条款难以接受,实则反映了香港电视行业的结构性变化。
所谓“一年一骚”,是TVB近年来与资深演员续约时采用的新模式。演员每年只保证获得一集戏份的薪酬,其余工作按实际演出集数计算。对老戏骨而言,这种模式意味着收入锐减且缺乏保障。据业内人士透露,一部30集剧集拍摄约需3个月,老演员单集薪酬约1-2万港元,若每年只获一集保证,年收入将不足十万港元,远低于香港平均生活水平。
三、港剧北上与新生态的冲击
老戏骨离巢潮的背后,是香港影视生态的巨变。随着内地影视市场蓬勃发展,优爱腾等平台投资制作的港风剧集给出更具竞争力的片酬。如李国麟离巢后专注直播带货,收入远超TVB时期;欧阳震华、宣萱等则频繁参与合拍剧拍摄。
与此同时,TVB面临收视与广告双重压力。2024年财报显示,电视广播业务收入同比下跌18.7%,制作成本压缩导致剧集数量减少,演员戏份相应缩减。老演员虽演技精湛,但制作方更倾向起用年轻面孔吸引广告商,形成恶性循环。
四、文化记忆与行业未来的博弈
韩马利们的离开,不仅是个人职业选择,更关乎香港影视文化的传承。这些老戏骨往往拥有数十年舞台经验,一人千面的演技是TVB剧集质量的重要保障。有观众感叹:“现在剧里的父母辈角色越来越单薄,再也看不到《大时代》里蓝洁瑛、《天地男儿》里鲍方那样的精彩演绎了。”
值得关注的是,TVB近年尝试通过合拍剧、流媒体业务转型破局。与优酷合作的《家族荣耀之继承者》等剧集获得不错反响,但老演员在其中的戏份仍显有限。如何平衡新老演员资源,保留港剧特色,成为管理层的难题。
五、从“御用阿妈”到人生新篇
韩马利的社交动态值得玩味。“从新开始”或许暗示着新选择:可能如其他离巢艺人般北上发展,也可能享受退休生活。其丈夫杜燕歌去年离巢后成立了配音工作室,两人可能共同开展新事业。
无论如何,韩马利代表的TVB黄金一代正在渐行渐远。她们用半个世纪塑造了港剧的辉煌,也见证了传统电视行业的变迁。当“御用阿妈”转身离开,留下的不仅是荧幕记忆,更是对香港文化产业的深沉叩问——在商业逻辑与艺术价值之间,我们该如何守护那些值得传承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