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开放与管理的天平上,33元一小时的电动车费丈量着公共资源与运营成本的艰难平衡。
今年暑假,武汉大学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引发了广泛关注——共享电动车以每小时33元的高价向游客开放,而校内师生却享受着低至0.45元/20分钟的优惠价格。这种悬殊的价差不仅催生了”代扫黄牛”的灰色生意,更折射出高校校园开放与管理之间的深层矛盾。

价格悬殊:游客33元/小时与师生0.45元/20分钟的对比
暑期前往武汉大学参观的长沙市民吴女士表示:”太贵了,围着校园骑一圈就20多元了,还没20分钟…”这种抱怨在社交媒体上并不少见。有游客反映,骑满一小时收费高达33元,这意味着在校园内骑行半天就要花费上百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汉大学师生享受的收费标准极为优惠:单次骑行0.45元/20分钟,月卡仅需9元,季卡17.9元,年卡也只要71.9元。按照这个价格计算,师生骑行一小时的费用仅为1.35元,与游客的33元相比,差价高达24倍。
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催生了校园”代扫黄牛”。武汉大学某大二学生坦言:”假期给一些游客做了代扫,每小时15元。”这些学生利用自己的优惠权限为游客代租电动车,从中赚取差价,形成了独特的校园灰色经济。
管理机制:从师生专属到游客开放的转变
武汉大学官网信息显示,校内共享电动车服务原本仅面向师生群体。2024年的管理答疑中明确要求:师生需参加专门培训并完成实名认证后才能使用。两家供应商——武汉小象公司和湖北知音动漫公司各投入1500台电动车,共计3000台服务于校园内部。
然而暑期校园对外开放后,这些共享电动车的使用范围悄然发生变化。游客无需参加培训,也不用进行实名认证,只需扫码就能直接骑行,但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
当记者联系湖北知音动漫公司时,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上周已经停止对校内游客提供使用服务了。”并强调”肯定是有正常的手续”,所有程序都是”校方同意,是正常操作”。
法律视角:价格歧视与垄断嫌疑
湖南泓锐律师事务所匡俊强律师指出,这种情况可能涉及多项法律问题。首先,武汉大学仅引进两家电单车企业,可能构成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其次,对游客实行差别定价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该条款禁止”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根据价格法第四十条,违者可能被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
匡俊强表示,游客有权向教育部反映情况,也有权向价格主管部门投诉这种价格歧视行为。
校园管理的两难困境
武汉大学共享电动车高价事件背后,反映的是高校校园开放与管理之间的深层矛盾。
维护成本问题:校园对外开放必然增加设施损耗和管理成本。武汉大学占地5195亩,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维护成本巨大。通过高价策略限制游客使用电动车,可能是校方控制管理成本的一种方式。
安全考量:共享电动车需要一定的骑行技能,校内师生经过培训和认证,而游客缺乏相关培训,存在安全隐患。高价可能是一种风险控制手段。
资源分配难题:暑期游客数量激增,如果按照师生价格向游客开放共享电动车,可能导致车辆被游客垄断,影响留校师生的正常使用。
创收压力:高校运营资金紧张,通过差异化定价获取额外收入,缓解财政压力,也是可能的考量因素。
全国高校的普遍困境
武汉大学的情况并非个例。随着校园开放成为趋势,多所高校都面临类似管理难题: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每日接待大量游客,校园交通压力巨大;厦门大学、湖南大学等风景优美的校园更成为旅游热点;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大型校园同样面临交通工具管理的挑战。
各校采取的策略各不相同:有限流开放、分时段开放、收取参观费、限制交通工具等。武汉大学的”高价电动车”策略,实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管理手段。
解决方案探索:寻求开放与管理的平衡
要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分级定价体系:建立更加合理的分级价格制度,既不过度加重游客负担,又能有效控制需求。例如采取按区计价、分时计价等模式。
预约限流机制:借鉴故宫、国家博物馆等景区的预约制度,控制每日入园人数,保障游览质量的同时降低管理压力。
增值服务配套:将交通费用与导游讲解、电子导览等增值服务捆绑,提高游客体验价值感。
补贴机制创新:通过商业赞助、政府补贴等方式降低实际收费,或设立特殊群体(如老人、儿童)优惠政策。
技术手段升级:运用GPS定位、电子围栏等技术,实现分区域精确计费和管理。
校园开放的未来走向
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全面开放?如何平衡社会公共服务与校园正常秩序?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大学作为公共资源,理应向社会开放,但开放不等于无序。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既保证师生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又满足公众参观学习的需求。
武汉大学共享电动车事件只是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期,各类公共机构面临的新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新思维和制度设计,而不是简单的价格杠杆或行政限制。
最终,大学校园应该成为开放、包容的知识殿堂,而不是通过高门槛将公众拒之门外。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校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智慧和努力。
在这个意义上,33元/小时的共享电动车不仅是一个价格问题,更是一道如何实现公共资源合理共享的管理考题。它的解决,将为我们处理类似公共资源开放问题提供重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