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生命陨落于醉驾,三十万“封口”难息悲痛:一年过去了,我们仍在等一句道歉!

三条人命陨于醉驾,三十万难抵冷漠,一年未等来一句道歉。 2025年9月23日,河南信阳。天空灰蒙蒙的,仿佛也染上了人间的悲伤。在信阳中级人民法院门外,人群低声议论,记者镜头闪烁,而…

三条人命陨于醉驾,三十万难抵冷漠,一年未等来一句道歉。

2025年9月23日,河南信阳。天空灰蒙蒙的,仿佛也染上了人间的悲伤。在信阳中级人民法院门外,人群低声议论,记者镜头闪烁,而代女士——一位失去儿子、准儿媳和三岁孙女的女人——双腿发软,倚在丈夫肩头。她手中紧紧攥着一张被反复抚摸、边缘已泛白的“全家福”:那是用修图软件勉强拼凑出的影像,20岁的董某某、年轻的保某某,和他们不满3岁的小女儿,正笑得灿烂。

那一刻,成了永恒;

那一刻,也成了这个家庭再也触不到的温柔。

一场醉驾,三条人命,一年光阴。

没有道歉,没有抚慰,只有30万元的所谓“赔偿”,被家属称为——“封口费”。

血色夜晚:174公里/小时的疯狂

2024年9月22日晚,河南南阳。

一家烩面馆打烊的灯刚刚熄灭,00后的黄某却带着浓重酒意,向同桌的孙某索要车钥匙。没有人强烈阻止,没有人在乎她已经站不稳。

她或许以为这只是又一次深夜放纵,却不知道,自己正驶向一场无法回头的悲剧。

22时17分,省道上夜色沉寂。

该路段限速40公里/小时,而黄某驾驶的轿车,仪表盘指针竟疯狂飙升至——174公里/小时。

她完全失控,像一匹脱缰的钢铁野马,从后方狠狠撞向董某某驾驶的电动摩托车。

撞击的瞬间,火光迸射、撕裂夜空。

摩托车瞬间支离破碎,零件四散迸飞;车上的三人被猛烈抛起,又重重砸落在地……

他们再也没有动过。

而黄某的车继续前冲,撞塌民房围墙才勉强停住。那道墙的缺口,至今未修,如一道尚未结痂的伤疤,无声地诉说着那个夜晚的残酷。

事后鉴定显示,黄某血液酒精含量高达203mg/100ml,属严重醉驾;交警认定,她负事故全部责任。而车主孙某,也因明知她醉酒仍交出钥匙,被一并追究法律责任。

30万元与一句始终缺席的“对不起”

悲剧发生至今,已一年整。

赔偿事宜渐渐浮出水面,却演变成第二重伤害。

代女士声音颤抖地说,他们前后共收到48万元。

其中18万来自交强险,而另外30万,则来自肇事方和车主的家属。

可这钱,不仅未能缓解痛苦,反而像一把插进心里的刀。

“他们从来没说过一句‘对不起’。”

代女士哽咽着重复,“有一次对方甚至说:‘30万、20万不要再提,黄某没有做错什么’。”

在家属看来,这30万并非善意补偿,而是一种冰冷的交易:试图用钱堵住他们的嘴、盖住愤怒与追问。

而从法律角度看,三名逝者的丧葬费、死亡赔偿金、抚养费等合计早已超过百万。这30万,甚至不足以覆盖实际损失的三分之一。

更令人心寒的是,道歉始终缺席。

没有悔意,没有反省,只有理直气壮的冷漠。

也因此,受害者家属态度坚决:

​不谅解、不和解、拒绝附带民事诉讼。​

“我们要的不是钱,是一句道歉,是要她为三条命付出应有的代价。”

法律的秤,人心的痛

庭审引起广泛关注,量刑成为焦点。

黄某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若致人死亡,刑期可为十年以上至死刑;

孙某则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面临三至七年徒刑。

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

“这已不是交通肇事,是漠视生命!”

“必须重判!否则如何警示后来人?”

值得注意的是,南阳近年持续严打酒驾。

据2025年6月数据,单月查处酒驾412起,醉驾68起——但悲剧仍一再发生。

2025年8月,镇平县两名男子“轮流醉驾”被刑拘,似乎再次验证了:有些人永远觉得“不会轮到我”。

她们等的,不仅仅是一句道歉

如今,代女士仍常手捧那张“全家福”站在法院外。

阳光落下,她的眼泪清晰可见。

“三条命啊,怎么就换不来一句道歉?”

这一问,问的是肇事者,也是整个社会对生命的尊重。

她所坚持的,不只是个人的愤懑,更是一种底线:生命不可轻贱,悲剧不可淡漠处理。

如果连一句“对不起”都如此奢侈,

如果醉酒超速174公里/小时仍不被严惩,

那么下一个夜晚,下一个家庭,是否也会遭遇同样的绝望?

这起案件,早已超越了个体纠纷的范畴。

它叩问的是人性的温度、司法的公正,以及我们是否真的守护了那句——“生命至上”。

也许,正如我们每个人所期待的:

法律的判决可以给生者交代,

而一句真诚的道歉,才能让逝者安息。

Avatar photo

作者: 千跃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