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孩断指5小时成功再植,高铁绿色通道与多方接力创造生命奇迹。
7月29日傍晚,四川广元火车站内,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正在紧张上演。9岁的小宇(化名)左手裹着渗血的纱布,在父母陪同下焦急等待。就在几小时前,一条养殖的娃娃鱼意外咬断了他的左手小指,当地医院建议立即前往成都进行断指再植手术。这场跨越300公里的生命救援,牵动了铁路、医疗等多个系统工作人员的心。

“当时孩子疼得直哭,手指断端还在渗血。”回忆起当时情景,小宇的母亲声音仍有些颤抖。这个意外发生在当天下午,朋友送来的一条养殖娃娃鱼突然咬住了小宇的左手小指。娃娃鱼虽然看似温顺,但其口腔内有细小的倒齿状结构,一旦咬住不易松口。在挣扎过程中,小宇的小指被生生咬断。
当地医院进行了紧急止血包扎,但由于断指再植手术对医疗设备和医生技术要求极高,医生建议立即转往成都的大医院。”医生说断指离开身体后存活时间有限,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再植手术。”小宇父亲回忆道,那一刻全家人的心都揪紧了。
18时30分,广元站客运值班员李倩接到了这家人求助。”孩子脸色苍白,左手包着厚厚的纱布,血都渗出来了。”李倩立即查看列车时刻表,发现最近一趟G2233次高铁将在10分钟后经停广元站。时间紧迫,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
“我们提前联系了站台工作人员,规划了最短路线。”李倩带着一家人快速穿过候车大厅,通过专用通道直达站台。与此同时,列车乘务组已接到通知做好准备。从接到求助到顺利登车,整个过程仅用了8分钟。
列车疾驰在夜色中,一场”移动ICU”内的特殊救治同步展开。在专业医生的电话指导下,列车长将断指用无菌塑料袋包裹,再放入专用容器内,存放在列车餐车的冰柜中冷藏。”温度控制在0-4℃最为理想,这样能最大限度保存组织活性。”参与远程指导的华西医院手外科医生解释道。
列车工作人员还为小宇安排了相对安静的座位,乘务员轮流照看他的情况。”孩子很勇敢,虽然疼但一直忍着不哭。”列车长回忆说。与此同时,成都东站已接到通知,提前联系好120救护车在站台等候。
20时12分,列车准时抵达成都东站。车站工作人员引导一家人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出站,救护车随即鸣笛驶向医院。从下高铁到抵达医院,全程仅用了15分钟。”每一分钟都特别宝贵,感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小宇父亲说。
抵达医院后,医疗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经过详细检查,医生确认断指保存完好,具备再植条件。次日凌晨2点,经过数小时精细手术,小宇的断指被成功再植。”手术很顺利,血管、神经都成功吻合。”主刀医生表示。
截至8月4日,小宇的再植手指血运良好,正在康复中。”手指现在有点感觉了,医生说恢复得不错。”病床上的小宇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医生表示,由于儿童再生能力强,经过系统康复训练,手指功能有望恢复80%以上。
这场生命接力中,多个环节的紧密衔接为手术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铁路部门表示,近年来已建立完善的应急医疗救助机制,仅今年就已协助处理类似紧急医疗转运十余起。医疗专家提醒,遇到断指意外时,正确的保存方法至关重要:应用清洁纱布包裹断指,放入防水塑料袋密封,再置于装有冰块的容器中冷藏,切记不可直接接触冰块或浸泡在任何液体中。
“娃娃鱼虽然多数时候温顺,但在受惊或护食时可能攻击人。”水产专家提醒,养殖娃娃鱼虽然已驯化,但仍保留一定野性,家长应特别注意儿童与这类动物的接触安全。
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不仅展现了中国高铁网络的高效与精准,更体现了多部门协作的人文关怀。从广元到成都,300公里的距离,5小时的极限救援,最终守护了一个孩子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