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逃亡路:从命案嫌疑人到村委会干部的”双面人生”

“26年双面人生:从湖北命案逃犯到福建模范村干部,龚某珍的落网揭开一场因家暴引发的血案与身份重构的传奇故事。” 一、血色1998:一场离婚纠纷的致命结局 1…

“26年双面人生:从湖北命案逃犯到福建模范村干部,龚某珍的落网揭开一场因家暴引发的血案与身份重构的传奇故事。”

一、血色1998:一场离婚纠纷的致命结局

1998年4月24日凌晨,湖北赤壁市赤马港的一间出租屋内,36岁的龚某珍与刚离婚一个月的前夫朱某爆发了最后一次争吵。据咸宁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显示,这场因情感纠葛引发的冲突最终演变成血腥惨案——龚某珍持菜刀对朱某头部、背部等部位连续砍击16刀,致其失血性休克死亡。案发后,龚某珍锁门逃离现场,开始了长达26年的逃亡生涯。

这起命案背后是段复杂的感情纠葛。两人于1994年结婚,是各自的第二段婚姻。1997年5月申请离婚,1998年3月正式办理手续。但离婚后朱某仍频繁纠缠龚某珍,尤其当发现龚某珍与同事周某的关系后,矛盾急剧升级。龚某珍在自述材料中提到,案发前朱某曾多次对她实施暴力,甚至威胁要”搞死”她及其家人。这些细节或将成为庭审中辩护方主张”正当防卫”的关键证据。

二、身份重构:从”小龚”到村干部的蜕变

2000年,化名”龚某义”的龚某珍经人介绍与福建罗源县的郑辉结婚,从此在应德村开始了新生活。这个操着湖北口音的”外地媳妇”,最初靠打零工为生,在石材厂搬运板材的辛苦工作中逐渐赢得村民认可。”那么热的6月天,一个女人干这么重的活。”丈夫郑辉回忆道。

龚某珍的”逆袭”始于2009年。凭借过人的学习能力和踏实肯干的表现,她被时任村支书刘某看中,开始担任村委会会计。在这个户籍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庄里,这位中年女性不仅自学电脑操作、掌握当地方言,还逐步晋升为村委兼妇联主席。2020年成立妇联志愿服务队时,她成为核心组织者。直到2021年因年龄原因退出”两委”时,龚某珍已在应德村建立了相当的社会声望。

三、追凶26年:刑侦技术的突破与坚持

赤壁警方从未放弃对这起命案的追踪。参与案件侦办的退休民警坦言,这是她职业生涯的”心病”。26年间,警方多次在春节等特殊时段对龚某珍可能接触的关系人进行摸排,其弟龚建国几乎每年都要参加警方组织的追逃会议。

转机出现在2024年7月。湖北省公安厅追逃会战专班运用现代刑侦技术,通过人像比对和大数据分析,锁定福建罗源县一个与嫌疑人特征高度吻合的对象。经秘密侦查确认身份后,8月22日,罗源县公安局在应德村村部将正在办公的龚某珍抓获。当时她正在处理村务的电脑前,平静地交接了工作U盘和密码。

四、家庭震荡:丈夫的震惊与子女的崩溃

“我们当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应德村村支书谢先生回忆抓捕场景时说。最受冲击的当属龚某珍的家人——丈夫郑辉接到通知时正在工厂上班,他慌忙带着换洗衣物赶到刑侦大队,夫妻相对无言。

在县城工作的女儿郑欢连续多日联系不上母亲,最终从父亲口中得知真相时当场崩溃。这个由龚某珍苦心经营二十余年的家庭,瞬间分崩离析。邻居陶大梅说:”出事后的一个多月里,郑辉每天晚上都在家里哭。”而村民们更难以相信,这个平日热心村务的”龚主任”,竟背负着命案逃亡的秘密。

五、庭审焦点:故意杀人还是正当防卫

2025年7月30日,此案将在赤壁市法院开庭审理。起诉书显示,检方以故意杀人罪追究龚某珍刑事责任,着重强调其”连续砍击16刀”的残忍性和事后未施救的冷酷。但辩护律师或将提出多个减轻情节:包括长期家暴背景、案发时的生命威胁,以及朱某可能存在的精神问题。

法律专家指出,正当防卫的认定需满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等要件,而26年前案发细节的还原面临巨大挑战。当年朱父提供的材料显示,朱某确实存在精神异常表现,但这是否构成减轻龚某珍罪责的理由,仍有待法庭调查。

这起跨越四分之一世纪的案件,不仅是一个女性的悲剧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变迁。从手工排查到大数据追逃,从”民不举官不究”的家庭暴力到日益完善的反家暴法,时代洪流中个人的命运沉浮,令人唏嘘也发人深省。当法槌落下时,这个已经65岁的被告人,将为自己年轻时的冲动付出怎样的代价?社会又该如何看待这26年的”赎罪”与”新生”?这些问题,或许比判决本身更值得深思。

Avatar photo

作者: 千跃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