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家四口空调房煮汤致一氧化碳中毒,夏季也要警惕这个”隐形杀手”。
2025年7月24日,浙江杭州的一户家庭因在密闭空调房内长时间煮红豆汤,导致一家六口中有四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被紧急送医。医生检查发现,两名青少年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远超正常值,所幸救治及时,未造成更严重后果。

这起事件再次敲响警钟:一氧化碳中毒并非冬季专属,夏季同样高发!
夏季为何也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许多人认为,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发生在冬季,因为那时人们习惯紧闭门窗取暖,使用煤炉、燃气热水器等设备,容易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然而,夏季同样存在高风险场景:
- 空调房内长时间使用燃气灶
夏季高温,许多家庭习惯关紧门窗开空调,同时使用燃气灶煮汤、炖菜。然而,燃气燃烧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若空间密闭,氧气不足会导致燃气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 空调车内睡觉
夏季车内温度高,部分司机会在停车时关闭车窗、开启空调休息。然而,汽车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若排气管堵塞或车辆停在密闭车库内,一氧化碳可能渗入车内,导致中毒。 - 空调房内吃炭火锅或烧烤
木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若通风不良,极易产生一氧化碳。在空调房内吃火锅或烧烤,若未保持空气流通,同样可能引发中毒。
一氧化碳为何如此危险?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被称为“隐形杀手”。它的毒性在于:
- 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极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300倍,一旦吸入,它会迅速抢占血红蛋白,导致血液无法正常输送氧气,造成全身组织缺氧。
- 初期症状易被忽视:轻度中毒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常被误认为是中暑或食物中毒,延误救治。
- 重度中毒可致命:严重中毒会导致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即使幸存,部分患者可能在“假愈期”后出现迟发性脑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如何预防夏季一氧化碳中毒?
- 保持通风
- 使用燃气灶时,确保厨房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可开启抽油烟机或开窗换气。
- 避免在密闭空调房内长时间使用明火烹饪。
- 警惕车内中毒风险
- 切勿在发动机运转时关闭车窗在车内睡觉。
- 停车时尽量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长时间怠速开空调。
- 正确使用炭火
- 吃炭火锅或烧烤时,应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在空调房内进行。
- 使用完毕后,确保炭火完全熄灭,防止残留一氧化碳泄漏。
-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 在厨房、卧室等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旦浓度超标,可及时发出警报。
中毒后如何急救?
- 立即开窗通风,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
- 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 若患者昏迷或呼吸微弱,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并拨打120急救。
- 尽快送医,接受高压氧治疗,减少后遗症风险。
专家提醒:夏季更需警惕“隐形杀手”
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王幸提醒,夏季高温环境下,人们习惯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但若忽视通风,极易因燃气、木炭等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不要以为只有冬天才会中毒,夏天同样危险!”
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生死。 夏季享受清凉的同时,务必注意通风,警惕一氧化碳这个“隐形杀手”,避免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