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才女李七月曾被视为董卿接班人,却主动告别聚光灯,投身乡村振兴,从“央视仙女”变身“泥腿子”助农先锋,用行动证明成功不唯舞台,更在为乡村贡献中活出真我。
在央视的璀璨星空中,有这样一颗独特的星,她曾光芒闪耀,被视为接班人,却在事业的巅峰时刻,悄然转身,踏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她就是李七月,一个从“央视仙女”蜕变为“泥腿子”助农先锋的传奇人物。

李七月的起点堪称耀眼。她出生于哈尔滨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虽不富裕,却全力支持她追逐主持梦想。凭借着勤奋与天赋,她考入中国传媒大学,为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毕业后,她进入辽宁卫视,凭借出色的主持能力和亲和力,迅速成为人气主持人。此后,她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荣获优秀奖,顺利进入央视,主持了《远方的家》《华人世界》《等着我》等多档知名节目。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她更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流畅的主持风格,被观众誉为“小董卿”。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在事业的上升期,李七月的职业轨迹发生了令人意外的转折。外界盛传她不被重用,甚至猜测是家庭背景和独立性格使然。但事实并非如此,李七月并非被动边缘化,而是主动选择了出走。
她拒绝了被诗词仙女标签固化,主动申请担任《远方的家》外景记者,深入中国乡村,拍摄近百期节目,走遍16个省份。这份工作让她放下了光鲜的舞台形象,面对艰苦的拍摄环境,爬雪山、蹚冰河、睡在老乡家简陋的炕头。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她与乡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
主持《大地讲堂》期间,李七月深入乡村一线,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变化。她不再是站在聚光灯下,而是走入泥泞田埂,与农民同吃同住,用质朴语言讲述乡村点滴。她的亲和力和专业素养,让节目内容鲜活生动,赢得了观众好评。
李七月的乡村实践远不止于此。她敏锐捕捉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潜力,开始尝试新媒体助农。在抖音上,她分享乡村风貌和农民故事,视频内容既具诗意又具深刻观察。她光脚主持的画面意外走红,点击量突破千万。这糗事不仅没让她尴尬,反而成为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的契机。
最令人瞩目的,是她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行动。2024年,她在一场直播带货活动中,三小时卖出20万斤赣南脐橙,老农因感激泪流满面的画面成为经典。她还积极参与“新农人计划”,创办农民主播培训项目,教村民用手机拍短视频、开直播,将山货卖向全国。人民网为此点赞,称其“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绘就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李七月的故事,打破了成功必须站C位的刻板印象。她在央视高光时刻选择放下光环,走进乡村;面对质疑,用行动证明自己的选择并非退让,而是另一种“争气”。她从央视仙女到“赤脚大仙”的蜕变,不仅是个人成长,更折射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当别人还在晚会红毯上凹造型时,她蹲在猪圈里直播金句频出;当人们质疑她的选择时,她用老乡数钱的笑容和滞销脐橙变爆款的成果,给出了最好答案。她把金话筒换成大喇叭,把晚礼服换成防水靴,在泥巴地里踩出了新活法。
在乡村振兴这场大戏里,李七月给自己挣了个“永久C位”。她用沾满泥的裤腿证明:扎根泥土的成长,比聚光灯下的鲜花掌声更带劲。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