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千年铁脊铸就的文化自信密码​

​太原以2500年”铁脊精神”铸就文化自信,从晋阳古城坚守到”手撕钢”创新,生态治理再现”锦绣太原城”,展现…

​太原以2500年”铁脊精神”铸就文化自信,从晋阳古城坚守到”手撕钢”创新,生态治理再现”锦绣太原城”,展现古今交融的开放胸襟与转型魄力。

2025年盛夏,站在晋阳古城遗址的夯土层上,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座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古城,曾以”北都”之姿见证大唐盛世,也以”晋商之都”的名号书写商业传奇。如今,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太原,正以”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的生态实践和”手撕钢”等创新成果,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当代样本。

​1. 铁血晋阳:军事重镇的千年坚守​

太原的建城史,是一部”铁脊不屈”的史诗:

  • ​春秋肇始​​:公元前497年,赵简子筑晋阳城,智伯水攻时”悬釜而炊”的典故奠定坚韧底色
  • ​大唐屏障​​:安史之乱中,李光弼以不足万人大败10万叛军,创”太原之战”军事奇迹
  • ​宋初悲歌​​:公元979年遭宋太宗火焚水灌,却在原址西北重建,至今城址未变

这种精神延续至今。面对20世纪因煤而兴带来的生态创伤,太原人以”玉泉山模式”实现绿色逆袭——民营企业家张俊平带领团队在石头山上反复栽种7次,终将千亩废弃矿坑变为城市绿肺,其笔记本上的”经常在失败,永远不放弃”,恰是城市精神的当代注脚。

​2. 晋商基因:从票号到”手撕钢”的创新传承​

明清时期,太原府孕育的晋商开创中国金融业先河:

  • ​制度创新​​:首创票号汇兑、”顶身股”激励等现代企业制度雏形
  • ​商业版图​​:商路横跨欧亚,年白银流水相当于清廷财政收入

这份创新基因在当代迸发新活力:

  • ​百炼钢成绕指柔​​:太钢集团研制的0.015毫米”手撕钢”打破国外垄断,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勇攀高峰”
  • ​黑色能源绿色转身​​:清徐精细化工园将焦炉煤气转化为氢能,实现”煤-焦-气-化”全产业链升级
  • ​创新平台集聚​​:晋创谷引进23个院士团队,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攻克煤层气利用难题

​3. 天下晋阳:从民族熔炉到开放高地​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中,波斯风格的联珠纹、粟特人形象的侍女,见证着太原作为丝路节点的开放史:

  • ​北朝融合​​:鲜卑、汉、西域文化在此交融,天龙山石窟造像蕴含希腊式犍陀罗风格
  • ​当代实践​​:
    • ​空中丝路​​:太原-阿拉木图货运航线、年吞吐1.5万吨的国际航空货运基地建成
    • ​文明对话​​:”天龙山数字复原展”巡展希腊,3D打印技术让流失佛首”回归”
    • ​国际社区​​:外籍人士占比居中部城市前列,澳大利亚居民顾丽安称”太原让我有家的感觉”

​4. 锦绣太原:山水城市的生态答卷​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再现锦绣太原城”的嘱托,五年攻坚交出生态成绩单:

  • ​一泓清水​​:汾河治理后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Ⅲ类,沿岸建成33公里生态廊道
  • ​蓝天保卫战​​:PM2.5浓度较2020年下降42%,”太原蓝”成常态
  • ​文化地标​​:
    • 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即将开放
    • 北齐壁画博物馆成网红打卡地,科技赋能让1500年前壁画”复活”

​5. 启示录:文化自信的太原密码​

这座城市的生命力在于三重禀赋:

  • ​守正的定力​​:玉泉山绿化、汾河治理体现”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
  • ​创新的胆识​​:从票号金融到”手撕钢”材料,始终敢为人先
  • ​开放的胸襟​​:既守护天龙山石窟等文化遗产,又举办能源低碳论坛等国际对话

正如太原市文物局局长刘玉伟所言:”我们的自信,既来自傅山书法’宁丑毋媚’的风骨,也来自太钢车间’百炼成钢’的智慧,更来自每个太原人’栽活一棵树’的坚持。”在这座城市,每块城砖都刻着历史,每片钢箔都写着未来。

Avatar photo

作者: 千跃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