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乡政府连续三年开放大院供村民晒麦,还管农机手热乎饭,网友点赞:这才是真为民办实事!
在河南安阳滑县瓦岗寨乡,每年麦收时节,乡政府的大院都会迎来一场特殊的”丰收盛景”——金灿灿的小麦铺满了整个院子,村民们忙着翻晒、摊平、装袋,而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不仅提供场地,还免费为农机手提供热乎饭菜。这一暖心举措已经持续了三年,成为当地农民夏收时节最贴心的保障。

一场雨催生的暖心政策
2023年,滑县麦收期间遭遇连续阴雨,刚收割的小麦水分过高,如果不及时晾晒,极易发霉变质。然而,农村晒粮场地有限,不少村民只能冒险在公路上晒麦,既影响交通,又存在安全隐患。瓦岗寨乡政府见状,当即决定开放政府大院,让村民把麦子拉进来晾晒。没想到,这一临时举措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并逐渐成为当地的一项”传统”。
今年,尽管天气晴好,但乡政府依然早早挂出横幅:”政府大院开放晒粮,农机手可免费就餐”。消息一出,村民们纷纷拉着麦子赶来,短短几天,整个大院就被金黄的麦粒铺满。一位村民笑着说:”往年晒麦子得抢地方,现在政府院子这么大,再也不用担心没地方晒了。”
从”晒麦难”到”晒麦无忧”
在农村,晒粮一直是个大问题。过去,农民要么在自家房前屋后晒,要么占用村道、广场,甚至冒险在公路上晾晒,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而商业晒场租金较高,每亩地动辄上百元,增加了农民负担。
瓦岗寨乡政府的做法,不仅解决了晒粮难题,还降低了农民的成本。村民王大爷算了一笔账:”以前晒麦子要租场地,一亩地得花100多块,现在政府免费提供场地,还帮忙看管,省下的钱能买不少化肥。”
更暖心的是,乡政府还为跨区作业的农机手提供免费午餐和热水澡。这些农机手常年奔波在外,吃饭往往只能凑合,如今能在政府食堂吃上一顿热乎饭,让他们倍感温暖。一位来自山东的农机师傅说:”往年都是啃凉馒头,现在能吃到热饭热菜,干活都更有劲了。”
”小举措”背后的”大民生”
瓦岗寨乡的做法并非个例。近年来,全国多地政府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农民。例如,山东、安徽等地也曾开放政府大院、学校操场等公共场地供农民晒粮;江苏部分乡镇还组织志愿者帮助留守老人收麦、晒麦。这些看似微小的举措,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
滑县县政府更是将这一做法推广至全县,要求所有乡镇政府、学校、文化站等公共场地在麦收期间向农民开放。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粮食安全是大事,政府有责任为农民提供便利,确保颗粒归仓。”
网友点赞:这才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
瓦岗寨乡的暖心举措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点赞:
- “这才是真正的服务型政府,不是喊口号,而是真办事!”
- “希望全国推广,让更多农民受益。”
- “小事见真情,政府大院本来就应该为民所用。”
也有网友建议,除了开放场地,政府还可以在粮食烘干、储存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比如建设村级烘干中心、推广科学储粮技术等,进一步降低农民的损失风险。
结语:让”晒麦自由”成为乡村振兴的温暖底色
政府大院开放晒粮,看似是一件小事,却体现了基层政府”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的服务意识。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产业扶持、基建投入,更需要这样贴心的细节关怀。
瓦岗寨乡的做法证明,只要政府真心实意为民办事,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暖心政策,让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不仅收获粮食,更收获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