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扁鹊故里”通过中医药文化市集、中药月饼和智能舌诊仪等创新形式,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当黄芪党参馅的月饼遇上人工智能舌诊仪,中医药文化正在“扁鹊故里”济南焕发全新活力。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让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2025年9月24日晚,山东长清扁鹊文化主题公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市集正在举行。市民们排队体验智能舌诊仪,品尝中药月饼,在趣味游戏中了解中草药知识。这场以“扁鹊出济南 中医生活化”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认知。
01 文化市集:让中医药“触手可及”的创新实践
长清区中医医院的展位前,“中药月饼”成为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黄芪党参枣泥馅、石斛洋参馅、桑葚枸杞馅……这些将药食同源理念融入传统节令食品的创新尝试,让市民在美味中感受中医药文化。
“药食同源是中医药生活化的最佳切入点。”长清区中医医院院长吴红英表示,该院已开发出系列养生食品,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接受中医药理念。
据统计,今年以来济南已举办类似的中医药文化市集60余场。这种轻松愉快的体验方式,显著提升了公众对中医药的认同感。
02 科技赋能:传统“望闻问切”的智能升级
在扁鹊医坊的智能舌诊仪前,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康玉霖正向市民演示如何通过人工智能进行中医诊断。仪器能在不到一分钟内完成舌象分析,并给出个性化健康建议。
这款舌诊仪将传统中医理论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结合,不仅提高了诊断效率,更让年轻人对中医药产生全新认识。游客王先生体验后感叹:“没想到古老的中医诊法能以如此现代的方式呈现。”
科技创新为中医药传承注入新动力。目前,济南已实现智慧中药房服务覆盖全部区县,让便捷的中医药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
03 文旅融合:“扁鹊故里”的品牌重塑
开幕式上发布的康养文旅特色线路,展现出济南中医药旅游的多元可能。中医药文化体验、本草研学、温泉康养等主题路线,将扁鹊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体验的旅游产品。
济南市充分发挥“扁鹊故里”优势,联动南阳、亳州、铜川等名医故里,共同打造“中华名医故里”文化名片。这种区域联动模式,放大了中医药文化的整体影响力。
济南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特色景点的建设,进一步夯实了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
04 教育创新:在游戏中播下传承的种子
市集上的“趣玩中草药”游戏区,孩子们正在通过闯关游戏认识中药材。将抽象的中医知识转化为沉浸式体验,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家长们的普遍欢迎。
“孩子们在玩乐中完成了对中医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活动组织者张佳昕认为,这种早期启蒙对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青年中医夜校等项目的推出,则为年轻人提供了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平台,构建起全龄段的中医药教育体系。
05 政策支撑:制度保障下的可持续发展
济南市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中医药生活化提供制度保障。这些政策从服务体系、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多维度支持中医药创新。
同时,济南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推动中医药服务下沉社区。普惠性的中医药服务网络,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中医药资源。
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模式,确保了中医药生活化改革的可持续性。
06 理论突破:中医生活化的当代诠释
“中医生活化的核心,是让中国人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更生的观点,代表了学界对中医药现代化的新思考。
在他看来,中医生活化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让千年智慧与现代生活同频共振。这种理念强调中医药作为生活方式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医疗手段。
该理论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验证。济南的中医药文化推广,正是通过融入日常生活的创新实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夜幕降临,扁鹊文化主题公园的灯笼次第亮起。市民们品尝着中药月饼,体验着智能舌诊,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市集到课堂,从医院到社区,中医药文化正在以更亲切、更现代的方式融入市民生活。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方式,或许正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的最佳路径。
正如一位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所说:“中医药不再只是苦涩的药汤,而是变成了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美好体验。”这种转变,正是中医药文化创新传承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