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健康家”梦想:半年970家店,一场豪赌与新生

董明珠以个人声誉为注,推动“健康家”品牌半年落地970家店、实现近4亿元零售额,开启格力从电器到健康生活的战略转型。 “做不好,就完蛋。”这是董明珠在格力电器宣布将全国专卖店更名为…

董明珠以个人声誉为注,推动“健康家”品牌半年落地970家店、实现近4亿元零售额,开启格力从电器到健康生活的战略转型。

“做不好,就完蛋。”这是董明珠在格力电器宣布将全国专卖店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时说过的话。她把自己的名字押了上去——不是格力,不是电器,而是“董明珠”。这不是一次品牌升级,而是一场关乎声誉与信任的豪赌。半年过去了,这场赌局进展如何?

截至2025年9月,“董明珠健康家”已在全国落地970家门店。其中,293家开业超过30天的门店,实现了约3.9亿元的零售总额。数字背后,是一个正在急速扩张的新零售版图,也是一次传统制造巨头跨界健康生活的关键转型。

一、从“格力电器”到“董明珠健康家”:一场自我革命

2025年2月,格力电器正式推出新品牌“董明珠健康家”,启动全国专卖店更名计划。一夜之间,熟悉的“格力”淡出,“董明珠”三个字走向前台。

这不是一时兴起。
早在多年前,董明珠就已意识到,单一空调业务已不足以支撑未来。她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格力要做的是健康生活,而不只是空调。”

于是,“健康家”应运而生——它不再只是卖电器,而是提供全屋健康解决方案:从空调、净水器到健康小家电,从空气净化到智能家居生态。董明珠将其定义为“家的健康,人的健康”。

她甚至直言:“这是我个人声誉的一次全面投入。”

二、半年970家店:速度与规模背后是战略与执行力

半年,970家店。
这是一个令行业侧目的速度。

尤其是在家电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董明珠健康家”的快速落地,凸显出格力强大的渠道控制力和执行力。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对原有门店的翻牌,而是一次从产品逻辑到服务逻辑的彻底重构。

目前已开业的门店中,293家成熟门店实现零售总额约3.9亿元。平均单店月销售额超过130万元——这一数据在新零售健康品类中已属亮眼。

董明珠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她在北京首店开业时曾说:“我们要开1万家店。”
而格力电器也已明确2025年建成3000家“健康家”门店的阶段性目标。速度、规模、现金流,正在共同支撑这一场宏大转型。

三、更名风波与品牌调整:“健康家”仍在动态演进

8月13日,公众发现“董明珠健康家”官方微信公众号悄然更名为“格力好物指南”。
一时间,外界猜测四起:战略是否已调整?方向是否在变化?

很快,知情人士回应:更名是因腾讯平台规则限制,为即将上线的“董明珠健康家”线上商城腾出命名空间。
线上与线下,两条腿走路的格局正在形成。

这说明什么?
说明“董明珠健康家”并非静止的战略,而是在快速试错与迭代中不断校准方向。从线下门店到线上商城,从电器到健康好物,董明珠正在构建一个更立体的商业生态。

四、人与组织:年轻团队正走向台前

2025年6月,格力电器年度股东大会上,一个显著的变化正在发生:以总裁张伟为代表的年轻管理团队首次集体亮相,并主动发言。

就连一向敢言的独立董事刘姝也委婉建议:“今后多让年轻人走在前面。”
董明珠回应:“我尽量少说话。”

话语背后,是一场静默的组织变革。
“董明珠健康家”已不仅关乎产品和渠道,更关乎人与组织。如何让更懂年轻人、更懂新消费的团队主导业务,将是这一战略能否持续的关键。

五、挑战仍在路上

尽管开局良好,但挑战依然不容忽视:

  • 消费者是否真的愿意为“健康家”买单?
  • 从电器到健康生态,能否真正实现用户心智的转换?
  • 线上商城与线下门店如何协同而非左右互搏?
  • 在“去格力化”又“依托格力”的平衡中,品牌如何持续立足?

这一切,仍需要时间与市场给出答案。

六、结语:一场以“声誉”为注的长期主义实验

董明珠曾说:“我将我全部声誉砸了进去。”
她没有说“将格力的声誉”,而是“我”的声誉。

这或许正是“董明珠健康家”的本质:
它不再只是一家企业的一次业务拓展,而是一个人、一个品牌、一家企业面对时代变化的主动回应。

半年970家店、3.9亿元零售额,只是起点。
真正的终局,是能否重新定义“家的健康”,能否真正改变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董明珠正在书写她的下一章。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Avatar photo

作者: 千跃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