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全球首映:残酷历史不容遗忘,和平呼声穿越银幕

电影《731》全球首映,以平民视角揭露侵华日军细菌部队反人类暴行,真实历史比影片更残酷,旨在警醒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电影《731》全球首映,以平民视角揭露侵华日军细菌部队反人…

电影《731》全球首映,以平民视角揭露侵华日军细菌部队反人类暴行,真实历史比影片更残酷,旨在警醒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电影《731》全球首映,以平民视角揭露侵华日军细菌部队反人类暴行,真实历史比影片更残酷,旨在警醒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9月17日,哈尔滨。一场雨刚落过,天色青灰,空气清冷。在这座曾经饱经苦难的城市,电影《731》迎来了全球首映。没有红毯狂欢,没有明星喧哗。首映现场的沉默与凝重,仿佛一层无形却厚重的纱,笼罩在每个观众心头。

一、“真实的历史,比电影更残酷”
“他们承诺‘配合检查,就能换取自由’。”
电影中,平民小贩王永章这样被骗入731部队“特设监狱”。

冻伤实验、毒气试验、活体解剖……
这些词语背后,是3000多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他们来自中国、苏联、朝鲜,被称为“マルタ”(maruta)——“圆木”,意为可消耗的实验材料。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的话语沉重而清晰:
“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展现的还要残酷。”

二、不仅是哈尔滨的伤疤,更是人类的警示录
二战期间,日本在亚洲建立了庞大的细菌战系统。
而哈尔滨平房区,是这一切罪恶策划与执行的核心。

如今,这里是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细菌战遗址群。
墙壁上的痕迹,档案中的记录,幸存者的口述——无一不在控诉那段被刻意掩盖的历史。

导演赵林山说,团队在拍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真实史料。
“我们不仅是在拍一部电影,更是在履行一种历史责任。”

三、首映次日,是“九一八”
电影选择在9月18日——“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正式全国公映,并非偶然。

这是一种无声的仪式,一种庄严的宣誓:
我们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永不重蹈覆辙。

截至首映前,“猫眼电影”显示该片“想看”人数已达450.4万,预售破亿。
这不是寻常的观影热情,而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回望,对真实的渴望。

四、银幕之外,历史仍在说话
许多事实,至今仍未完全浮出水面。
战后,731部队的罪行被系统性掩盖、资料被销毁、责任人未被彻底清算。

但真相从不沉默。
它藏在每一份解密档案中,每一页证词里,每一处遗址内,等待被看见、被记住、被传递。

《731》的上映,不仅是一场电影的诞生,更是一次史实的公开、一场跨越代际的对话。

五、我们从不是“旁观者”
看《731》,不是看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
它是每个中国人家庭记忆的暗面,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深重伤痕。

导演说,希望这部电影能“凝聚和平的力量”。
而和平的前提,是承认历史、直面真相、拥有不再重复的勇气。

字幕升起时,没有掌声。
许多人静坐原处,久久未动。

影院外的天空依旧澄明,而历史已通过银幕,完成了一次庄重的交接。

记住,不是为延续痛苦,
而是为让下一代人,走在更明亮的路上。

Avatar photo

作者: 千跃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