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新规:当你的手离开方向盘,汽车将会“提醒”你

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智能汽车监管进入新阶段,为62.58%渗透率的驾驶辅助系统建立了统一安全基线。 01 三重安全保障:构建智能驾驶安全防线 征求意见稿构建了“三重安全…

工信部新规要求智能驾驶系统必须监测驾驶员手部与视线,发现脱离立即报警,为渗透率超60%的驾驶辅助市场建立统一安全标准,筑牢行车安全底线。

工信部新规要求智能汽车监测驾驶员手部与视线,筑牢安全底线。2025年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为蓬勃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划下明确安全红线。新规要求智能驾驶系统必须具备手部脱离检测和视线脱离检测能力,一旦发现驾驶员手部或视线脱离驾驶任务,系统必须立即发出提示并报警。

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智能汽车监管进入新阶段,为62.58%渗透率的驾驶辅助系统建立了统一安全基线。

01 三重安全保障:构建智能驾驶安全防线

征求意见稿构建了“三重安全保障”体系,从多个维度为智能驾驶安全保驾护航。

​第一重:人机交互安全​
新规要求系统只能在其设计运行条件下激活,针对单车道、多车道、领航辅助等不同功能,设置了明确的人机交互要求。系统必须能够准确识别驾驶员状态,并在必要时发出警示。

​第二重: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
标准对智能驾驶系统的功能安全提出具体技术要求,确保系统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安全降级或退出,避免因系统失效导致安全事故。

​第三重:信息安全与数据记录​
新规强化了信息安全防护要求,同时规定系统必须具备数据记录功能,为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02 手眼监测:智能汽车的“监督者”

征求意见稿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求是:系统必须具备手部脱离检测和视线脱离检测能力。

具体而言,当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激活期间:

  • 如检测到驾驶员手部脱离方向盘,系统应立即发出初级提示
  • 如同时检测到视线脱离驾驶任务,系统应升级报警级别
  • 若驾驶员未及时响应报警,系统应可控地退出激活状态

这一要求直击当前智能驾驶使用的痛点。许多驾驶员过度依赖辅助系统,甚至出现睡觉、玩手机等危险行为。新规通过技术手段确保驾驶员始终保持对驾驶任务的关注。

03 行业背景:高速增长与安全隐忧

新规出台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达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渗透率升至62.58%。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经从高端配置变为大众化功能,但快速增长背后存在着安全隐患:

  • 产品性能缺乏统一基线
  • 各厂商系统交互逻辑不一致
  • 驾驶员对系统能力边界理解不足
  • 过度依赖导致注意力下降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制定统一安全标准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04 专家观点:为产业发展筑牢安全底线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征求意见稿将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再次筑牢安全底线。

“标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行车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参与标准制定的专家指出,“这不仅保护了消费者安全,也为企业研发提供了明确指引。”

标准计划于2026年正式发布,将给予企业一定的过渡期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调整。预计正式实施后,不符合要求的车型将无法获得上市许可。

05 未来展望:安全与创新的平衡

新规的出台不是要限制技术创新,而是为了在促进发展的同时确保安全。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智能驾驶系统正在从辅助驾驶向自动驾驶演进。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如何界定人机责任边界,如何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都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Avatar photo

作者: 千跃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