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薪五千的“银发演员梦”:短剧热潮下的诱惑与陷阱

“日薪五千招银发演员”实为营销噱头,背后是高价培训陷阱,短剧市场真正稀缺的是专业演员而非零基础老人。 “六七十岁的长辈严重紧缺,有剧组为寻‘霸总爹’开出日薪5000元!”——这样诱…

“日薪五千招银发演员”实为营销噱头,背后是高价培训陷阱,短剧市场真正稀缺的是专业演员而非零基础老人。

“六七十岁的长辈严重紧缺,有剧组为寻‘霸总爹’开出日薪5000元!”——这样诱人的招聘信息,正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疯狂传播。视频中,主讲人情绪激昂地告诉观众:“老太太行情太好了,你们的生活经验就是演技!”仿佛一个属于银发族的演艺黄金时代正在到来。然而,在这看似美好的演员梦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一、银发演员的“虚假繁荣”

2025年的短剧市场确实火爆。在横店影视基地,拿着对讲机焦急呼喊的副导演已成常态,剧组之间争抢演员的场面时有发生。但真正“严重紧缺”的,是具备表演经验和专业素养的中老年演员,而非零基础的普通老人。

一位资深制片人透露:“找个会演戏的‘爹’比找投资还难”虽是圈内新梗,但剧组绝不会因此降低标准。短剧拍摄节奏极快,一个场景往往几分钟就必须完成,根本没有时间指导零基础老人如何表演。

62岁的短剧演员何煜生的经历更具参考价值。他入行时起点较高,饰演霸总父亲的日薪才600元;积累经验后,日薪也不过涨到1000多元。“从未拿到过3000元以上,更别说5000元了。”这话从一个真正的中老年演员口中说出,格外令人深思。

二、培训机构的“生意经”

记者暗访揭开了这场“银发演员梦”的真相。横店一家十年影视培训机构里,招生老师热情洋溢地描绘着美好前景:57岁的“成功学员”现在“只要想演,每天都可以拍戏”,按日薪1500元计算,月入可达45000元。

然而调查发现,这位被重点宣传的学员实为有老年大学艺术基础的学员,并非所谓的“零基础速成”。她的戏也多为3天杀青的短剧或广告,并非长期稳定的工作。

培训机构的收费令人咋舌:两个月19800元,3个月28800元,6个月53800元。加上房租、餐饮等支出,3个月的总成本超过3.6万元。面对“普通老人学多久能回本”的疑问,招生老师只能含糊其辞。

三、残酷的现实:从演员证到特约机会

想要成为演员,首先需要一张演员证。在“横影通”平台上,每天8点开放预约,女演员仅60个名额,男演员180个名额——女号往往秒光。这张10元工本费的证件背后,还暗藏着年龄门槛:多数群演只招45岁以下,8小时100元,超时加10元/小时。

真正适合中老年人的是“特约演员”,饰演父母长辈,日薪400-600元,拍摄2-3天。但这样的机会寥寥无几,且竞争激烈。一位制片人直言:“零基础素人根本接不到特约的戏,剧组耽误不起时间。”

四、营销噱头与养老金的博弈

资深制片人老潘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薪急招中老年演员,本身可能就是个伪命题。”横店从不缺演员资源,剧组的核心目标是盈利和效率,不会冒险启用没有表演经验的老人。

他认为,“日薪5000招霸总爹”要么是噱头,要么就是配合高价培训班的营销策略,最终目的是“收割老年人的退休金”。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手中积累了一定的养老金,而他们对新兴行业的了解相对有限,很容易成为不良机构的目标。

五、银发族的真正价值何在?

事实上,老年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确实是宝贵的财富,但这些价值不一定需要通过短剧表演来实现。社区文化活动、老年大学、志愿服务等渠道,同样能让老年人展现自我、获得成就感。

对于那些真正怀揣表演梦想的老年人,建议通过正规渠道,如地方文化馆、老年艺术团等组织,循序渐进地接触表演艺术,而不是轻信那些“速成”“包进组”的承诺。

六、如何守护老年人的“梦想基金”

面对层出不穷的针对老年人的营销套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家人应该多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帮助他们辨别各种信息的真伪;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对涉嫌虚假宣传的培训机构进行查处;媒体应持续发挥监督作用,揭露各种陷阱和骗局。

最重要的是,老年人自身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那些看似过于美好的机会多一份质疑和求证。

短剧市场的繁荣确实创造了更多的表演机会,但这些机会应该建立在真实、公平的基础上,而不是成为收割老年人养老金的工具。银发演员的梦想值得尊重,但不应该被利用和消费。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信息的过滤器,而不是传声筒。尤其是当面对弱势群体时,更要多一份责任感和同理心。因为守护老年人的梦想基金,就是守护他们晚年的尊严与安宁。

Avatar photo

作者: 千跃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