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月季啤酒风波:“口误”背后的监管与品牌红线

一场关于市花入酒的梦想,在监管红线与市场热情的碰撞下,演变成了真假原料的罗生门。 今年4月,南阳月季啤酒作为第三届世界月季产业博览会的“明星产品”高调亮相。企业当时宣称产品添加“南…

一场关于市花入酒的梦想,在监管红线与市场热情的碰撞下,演变成了真假原料的罗生门。

今年4月,南阳月季啤酒作为第三届世界月季产业博览会的“明星产品”高调亮相。企业当时宣称产品添加“南阳月季提取物”,借助“南阳月季”这一市花IP迅速吸引关注,一度成为市场爆款,甚至出现“一瓶难求”的景象。

然而不到五个月,这款曾被寄予厚望的地方特色产品却陷入了​​虚假宣传风波​​。媒体报道后,涉事企业官方抖音直播间内相关视频悄然下架,外聘主播因“口误”被停用,企业回应回避核心质疑。

01 市花入酒,地域IP的商业化尝试

作为“中国月季之乡”,南阳一直尝试将“月季IP”转化为经济价值。2025年4月,南阳月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南阳市举办“月季精酿啤酒新品发布会”,场面盛大。

当时企业高管在发布会上宣称:“这款啤酒采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水,添加咱们南阳的市花月季,还有澳洲麦芽、比利时酵母,历经286次配方调试,终于把月季花香酿进啤酒里。”

这款产品很快被当地媒体誉为“南阳文旅融合的新名片”,还被授予“世界月季博览会指定品牌”称号。凭借地域文化加持和特色营销,产品迅速走红。

02 监管红线,月季花引发的合规争议

月季啤酒争议的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7月。7月3日,有网友就“月季花能否作为食品原料”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咨询。

四天后,​​监管层面给出了明确回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表示:月季花未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且《中国药典》将其界定为中药材。

未经安全性评估用作食品原料,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这一回复本该成为“叫停令”,但记者调查发现,8月份,南阳月季啤酒销售直播间仍宣称“含有月季”。

03 名实不符,宣传与配料表的矛盾

市场监管总局的明确回复未能阻止企业的宣传。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调查发现,8月下旬该公司官方抖音直播间仍持续宣称“南阳月季啤酒含月季成分”。

然而记者比对产品包装却发现,配料表中​​清晰标注着“重瓣红玫瑰”​​,宣传与实际成分存在明显矛盾。

为核实情况,记者拨打企业对外公布的服务热线,电话始终处于“欠费停机”状态。这种名实不符的现象引发了消费者质疑。

04 企业回应,原料更换与文化诠释

针对报道引发的争议,南阳月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出具了一份《关于南阳月季芬芳风味精酿啤酒的情况说明》。

该说明强调,当前上市的产品配料中的“重瓣红玫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核通过的新食品原料,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对于“月季啤酒”名称与“玫瑰原料”不符的疑问,企业给出了“地域文化属性”的解释:“玫瑰与月季同属蔷薇科,月季是南阳市花,产品名称中的‘月季’仅为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宣传南阳月季品牌,与原料实际成分无关。”

但这份回应未提及2025年4月产品初上市时是否真如企业此前宣传的“使用月季提取物”,也未对8月直播间宣称“含月季成分”的行为作任何解释。

05 内幕披露,从月季到玫瑰的原料转变

9月6日,南阳产业投资集团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接受了采访,披露了产品原料更换与宣传争议的更多内情。

“​​最初推出的‘南阳月季啤酒’,确实用了月季提取物做原料​​。”该负责人坦言,4月世界月季产业博览会开幕当天产品上市后,“社会反响不错,大家觉得‘月季啤酒’有南阳特色,销量也挺好”。

但上市不久,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便提出异议:“明确指出月季不在药食同源目录里,用它做食品原料存在法律风险,我们当时就暂停生产了。”

停产不足两个月,“市里相关部门对这个产品关注度很高,觉得它是月季产业的重点项目,要求我们想办法恢复生产”。

为重启生产,企业曾赴北京对接相关部门,但最终未能获得使用月季原料的许可。无奈之下,企业选择“换原料”:改用符合药食同源标准的“重瓣红玫瑰”。

06 主播“口误”,企业责任与应对策略

对于直播间“宣称含月季”的争议,该负责人将原因归咎于“主播口误”:“主播是我们外聘的专业人员,提前沟通过原料已换成玫瑰、不含月季,但直播时可能没注意,误说了‘含有月季成分’。现在这个主播已经不用了。”

当记者追问“官方抖音相关视频为何下架”,该负责人表示“具体情况不清楚,可能是顾虑怕再引发争议,就先下架了”。

而对于“4月生产的含月季原料啤酒是否被市场监管部门调查、调查结果如何”,其明确回应“没收到相关通知,不清楚”。

9月4日媒体报道后,涉事企业官方抖音账号内,“南阳月季啤酒”相关的宣传视频已悄然下架。

企业将直播间的虚假宣传归咎于“主播口误”,称已停用该外聘专业人员。然而,那些在4月已经上市、确实含有月季提取物的首批啤酒下落如何?是否被市场监管部门调查?这些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监管红线与品牌热情之间的界限​​,远比企业想象中更加分明。

Avatar photo

作者: 千跃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