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女子因提出离婚遭丈夫残忍杀害,凶手一审被判死缓引发争议,凸显婚姻暴力与司法量刑的复杂关系。
她曾是他手写情书里“要守护一生”的女孩,最终却倒在他驾驶的汽车和锋利的刀刃下。一段始于大学校园的浪漫爱情,如何一步步演变成致命的控制与暴力?
2024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广东佛山的陈琪为同事们准备了节日礼物,上午她兴致勃勃地参与公司活动,亲手制作了一顶漂亮的帽子,还与堂姐约好下午去看房——她已经开始规划离婚后的新生活。
中午时分,当她走出公司大门,那个熟悉的身影正在那里等待。大学相识、恋爱六年、结婚三年的丈夫杨某东将她带上了车。几小时后,这位年仅26岁的女子在东莞遭遇残忍杀害,被丈夫用砖头拍打、车辆撞击、刀具捅刺,最终因多处受伤失血过多而亡。
始于茶艺表演的校园恋情
时光回溯到2016年,福建农林大学的一场茶艺表演上,杨某东第一次见到陈琪便被深深吸引。2018年11月,陈琪告诉朋友,自己与杨某东已成为情侣。大学时代的他们如胶似漆,在同学眼中是一对亲密恋人。
“根本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曾经与陈琪一同兼职茶馆工作的刘先生回忆道,“那时常有一个男生来接她下班,感觉两人感情挺好,男生蛮黏陈琪的。”
在他人眼中,初期的杨某东对陈琪“好得令人羡慕”。陈琪的大学好友周女士告诉记者:“杨某东出门吃饭会为陈琪拉凳子,连她来大姨妈的日期都记得清楚。”陈琪父母也提到,2019年杨某东第一次来家里住时,总是抢着做家务,几乎不让陈琪动手。
甚至在下电扶梯时,杨某东都会走到陈琪面前,双手张开扶住两侧扶手,生怕她摔下去。一封手写的生日贺信更是记录下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天都要按时吃饭…睡好觉…不要熬夜”“喜欢吃什么,我去买”“睡觉之前多喝热牛奶”…
控制欲初现端倪:从“粘人”到“令人窒息”
然而在这段看似甜蜜的关系中,控制欲的阴影早已悄然滋生。
2019年中,陈琪向朋友描述杨某东的用词已经从“粘人”变成了“控制欲强”,并开始流露出分手的念头。多位受访者证实,陈琪外出时常会接到杨某东一遍又一遍的电话。
即使接听了电话,杨某东仍会不断打来。2020-2021年间与陈琪同公司的同事回忆:“陈琪总会跟他说自己在哪,什么时候回去,但有时即便这么说了,他还是会不停打电话来。说实话我蛮不能理解。”
更令人不安的是,杨某东开始说出带有威胁性质的话语。陈琪亲属告诉记者,结婚前杨某东曾用刀威胁陈琪,称“不结婚就杀她全家”。尽管如此,陈琪还是在2021年与杨某东登记结婚,家人直到领证后才知道消息。
婚姻中的牢笼:从跟踪到死亡威胁
婚后的控制变本加厉。陈琪的妹妹陈情告诉记者,后期杨某东甚至发展到跟踪陈琪的程度,直接出现在她与朋友相聚的地点。
2023年2月,陈琪在深夜向朋友吐露心中苦恼。她表示杨某东对自己很好,但许下的承诺都未兑现,包括买房和举行婚礼。她感到自己“愚昧无知、心软,被蒙蔽、牵着鼻子走”,才轻易步入婚姻。
2024年2月3日,控制演变成了赤裸裸的威胁。因为希望陈琪回家,杨某东在一个多小时里打了84通电话,随后扬言要“给陈琪84刀、84个巴掌或活剐了你”,并称是陈琪把自己“逼成魔鬼”。
感到恐惧的陈琪第二天转发了他曾经写的那封生日贺信,对他说:“你现在对我是暴力革命”,认为杨某东有杀人倾向,对自己造成了恐吓和威胁,感慨“感谢主,今天让我活着”。
决意离婚与致命报复
2024年3月1日,陈琪终于下定了离婚的决心。
那天之后,她再也没有回到两人在禅城租住的房子。她在堂姐和同事家留宿,认真寻找新的住处,规划着离婚后的新生活。3月2日,她发送长文给杨某东,将自己比作“笼中鸟”,恳求对方“放过我,也放过你自己”。
与此同时,杨某东的行动却走向了另一个方向。他购置了4把刀具,在网络搜索“丈夫杀害妻子后自杀后果”“刀插心脏死亡多长时间”等内容。尽管他与母亲挂了精神科的号,却未见医生便离去。
3月8日下午,当陈琪走出公司大门,一切准备就绪的杨某东已经等待了近半小时。几个小时后,这个曾经写下“会保护她”的丈夫,用最残忍的方式结束了妻子的生命。
审判与争议: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025年7月30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杨某东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法院认为,杨某东系预谋杀人,论罪应处极刑,但考虑到案件系因婚姻家庭矛盾引发,且经鉴定杨某东案发时是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认罪态度较好,故不必立即执行。
陈琪的家属无法接受这一判决,已提起上诉。家属代理律师表示:“无论有什么理由,如此残忍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都不应该从轻处罚。”
而在杨母的视角里,儿子对陈琪爱得很深,疯狂的行为只是一时发病。“他发病起来就失控。”杨母说,她很想跟陈琪的家属说一句“对不起”。
逝去的阳光:亲友记忆中的陈琪
判决结果公布后,那些认识陈琪的人们开始在网络上怀念与她相处的点滴。在他们记忆中,陈琪善良、为他人着想,“像小太阳一样”。
高中老师程英记得,十几年前的陈琪像班级里的大姐姐,“力求把每个人都照顾得很好。有次我和一个同学起了争执,下课后陈琪先安慰同学,后来又跑过来让我不要生气。”
一位陈姓初中同学含泪回忆:“初中有段时间我学习成绩很差,老师都说让我直接升中专。是陈琪鼓励我,辅导我功课,才让我鼓起了勇气。我一直读到了大学,也顺利完成了学业。”
“她不应该遇到这样的事情。”这是所有认识陈琪的人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