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5》二公舞台引争议:赛制“保人”意图明显,高人气哥哥反成牺牲品?

《披荆斩棘5》二公被指为保热门团队修改赛制,让人气选手沦为规则牺牲品。 《披荆斩棘5》第二轮公演舞台在一片热议中落下帷幕。与往季不同,这一轮竞演结束后,节目组并未设置淘汰环节,而是…

《披荆斩棘5》二公被指为保热门团队修改赛制,让人气选手沦为规则牺牲品。

《披荆斩棘5》第二轮公演舞台在一片热议中落下帷幕。与往季不同,这一轮竞演结束后,节目组并未设置淘汰环节,而是将淘汰压力延至第三轮——这一规则变动,不仅让观众直呼“看不懂”,更让原本凭借实力与人气本可稳居安全区的高人气哥哥们陷入被动,甚至面临“无声吃亏”的局面。

舞台之上,哥哥们拼尽全力;舞台背后,赛制设计的逻辑却引发诸多猜测。本期竞演采用团队对战模式,大湾仔、X-brother、新时代、TOP登陆少年、快乐老咖、INTO万六支队伍两两对决,败者获得“红牌”,每张红牌扣除10火力值。尽管最终大湾仔逆袭夺冠、INTO万凭借《漫步人生路》的魔性改编跻身第三,但真正引发讨论的,是TOP登陆少年和快乐老咖两支队伍——他们各揽两张红牌,却未遭淘汰。

这一安排让许多老观众感到困惑。回顾《披荆斩棘》前四季,几乎每一轮公演都伴随离别,排名末位的团队注定有人离开。而本季节目不仅调整了成团规则,更在淘汰机制上做出大幅改动。不少网友直言:“节目组这不是明着在保TOP登陆少年吗?”

从节目热度角度看,这样的安排或许不难理解。本季开播以来,声量与口碑均未达到预期,被观众调侃为“回锅肉联盟”,缺乏新鲜面孔与惊喜感。而TOP登陆少年与快乐老咖恰恰是当前节目中少数能带动话题与流量的团队。若在二公就将TOP登陆少年淘汰,无疑会对本已低迷的节目热度造成更大打击。

然而,规则的更动虽保全了部分团队,却也变相令其他哥哥陷入不利境地。其中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INTO万组合的伯远、高卿尘、刘彰。他们在二公中表现出色,舞台创意与完成度均获好评,以第三名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人气。按照往季赛制,这样的成绩本足以让他们安全进入下一赛段,甚至直通总决赛。

然而,根据网上剧透,三公舞台将累计两轮成绩进行淘汰,INTO万最终不敌TOP登陆少年与快乐老咖,遗憾离场。尽管节目尚未播出,但若消息属实,则意味着伯远、高卿尘、刘彰三位高人气选手,成了赛制调整下的“隐形牺牲者”。

——他们并非输在舞台,而是输给了规则。

事实上,《披荆斩棘》从第一季走到第五季,早已不再是一档纯粹的竞演节目。它融合了真人秀情感叙事、团队成长故事、舞台创意较量与粉丝经济逻辑,而赛制,往往成为节目组平衡多方诉求的调节器。保留有话题的团队、延续热点叙事线、维持节目基本流量,这些制作层面的考量,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影响到比赛的公平性。

而对于像伯远、高卿尘、刘彰这类哥哥来说,他们自带粉丝基础、舞台表现稳定,本可以靠实力走得更远,却可能因为“不是节目主线故事的一部分”而提前退场。这种“哑巴亏”,本质上暴露了综艺制作中“人气≠保障”的残酷现实。

也有观众为节目组辩护,认为成团赛制本就不同于个人战,淘汰整个团队影响过大,适当调整规则是合理之举。但值得思考的是:一档标榜“披荆斩棘”、强调努力与突破的节目,是否更应回到舞台本身的价值认可?如果规则可以随时为“保人”而改变,那么哥哥们全力拼搏的意义,又该如何衡量?

第五季的《披荆斩棘》,似乎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坚持音乐竞技的初心,还是彻底转向“话题优先”的综艺生存法则?观众或许并不拒绝改动与创新,但公平与诚意,始终才是真正打动人的核心。

而这一次,INTO万的遭遇,不过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综艺赛制与人气博弈之间越来越无法忽略的裂缝。

Avatar photo

作者: 千跃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