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岑晟工业园通过优惠政策与产业集聚,成功吸引36家返乡企业入驻,实现从“人才外流”到“归雁经济”的转型振兴。
在荆州经开区西湖街道,一片占地123亩的工业园正悄然改写当地经济发展轨迹。岑晟工业园内,66家企业在此扎根,其中36家由返乡创业者创办,光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聚成链。这个今年6月刚获评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的园区,正成为“归雁经济”发展的生动样本。

从“孔雀东南飞”到“凤凰还巢”
曾几何时,荆州如同许多中部城市,面临人才外流的困境。大批青年才俊奔赴沿海大城市,留下老龄化严重的乡村和空心化的产业。然而,如今的岑晟工业园却呈现另一番景象:生产线忙碌运转,技术工人专注操作,研发实验室灯火通明。
湖北准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余盛龙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妻子和孩子都在荆州,相比在大城市奔波,返乡创业让我既能追求事业,又能陪伴家人。”这位曾在沿海打拼多年的技术骨干坦言,大城市的高房价、高租金和高消费成本,常常让人喘不过气来。
政策暖心:真金白银助力创业
园区推出的优惠政策令人眼前一亮:所有企业享受3个月免租期,租赁3年以上减免9个月租金。更吸引人的是,入驻当年“进规入限”的服务业、商贸业企业可再享受12个月租金全免,工业企业享受租金五折优惠。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显著降低了创业门槛。
配套服务同样完善。11家第三方服务机构常驻园区,已促成15项科技成果转化,9名博士与企业成功对接。园区还整合银行、创投等金融资源,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企业发展:从落地到腾飞
湖北乐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堪称典范。自2022年6月落户园区以来,公司产值连年攀升:2024年达到8000万元,较上年增长35%;今年预计突破1亿元大关。公司负责人段清表示:“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合作机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就近配套,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更令人欣喜的是企业带动就业的成效。该公司200名员工中,80%以上是当地居民,包括许多曾在外务工的村民和应届毕业生。不少员工通过在这里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收入较以往有明显提高。未来,公司预计还可新增50-80个就业岗位。
产业集聚:打造良性发展生态
岑晟工业园的成功不仅在于企业数量增长,更在于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光电子信息企业与汽车零部件企业相互配套,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园区内企业既竞争又合作,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这种产业集群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更增强了整体抗风险能力。当单个企业面临市场波动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以相互支撑,共渡难关。
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岑晟工业园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打造返乡创业平台,既解决了农村人口就业问题,又促进了产业升级。昔日外出务工的村民,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曾经空置的厂房,现在焕发勃勃生机。
这种发展模式实现了多方共赢:创业者降低了成本,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地方政府促进了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获得了产业支撑。
启示与展望
岑晟工业园的成功经验表明,促进返乡创业需要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构建完善的配套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让企业能够相互借力、共同发展。
未来,随着更多“归雁”返乡筑巢,这种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复制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谱写“活力中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