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老陈”质疑“嘎子哥”所售手机非酷派正品,喊话官方求证,凸显直播带货产品真实性隐患。
曾因反诈宣传走红网络的前民警“反诈老陈”(陈国平),如今再度成为舆论焦点。不过这一次,他的身份不再是普法者,而是一名公开质疑直播带货产品真实性的“打假人”。8月21日,老陈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直接喊话酷派官方,质疑知名主播“嘎子哥”(演员谢孟伟)在直播间销售的手机是否为正品。

一场价值699元的质疑
视频中,老陈展示了自己在“嘎子哥”直播间购买的手机。直播片段显示,谢孟伟手持一款标称“酷派新品”的手机高声宣传:“256G 8核超强处理器,699!”产品链接明确标注着“GZ coolpad酷派X6”的型号,并打出“酷派正品”、“假一赔十”的承诺。
然而老陈的疑惑也随之而来:“我在酷派官网查询不到这款手机型号。”他展示了自己的消费记录和拆箱过程——手机确实标有“酷派”标识,也附带保修卡等证明文件。但官网查询无果让老陈担心:“如果不是官方的手机,会出现售后难。如果充电过程爆炸了,也不好找。”
老陈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记者调查发现,酷派官网产品列表中确实没有“GZ coolpad酷派X6”这款产品。酷派京东自营旗舰店客服也明确表示:“没有这款产品。”截至发稿前,酷派官方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嘎子哥”的争议带货史
这已经不是谢孟伟第一次因直播带货陷入争议。凭借《小兵张嘎》中“嘎子”一角成名的他,近年来转型直播带货,却频频引发质疑。
2023年2月,谢孟伟因直播售卖一款手机被推上风口浪尖。当时他声称原价8999元的手机直播间只卖1999元,却被网友发现在其他平台售价仅1880元。对此他辩解称:“不同的商超因为存在做活动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导致有不同的价格出现。”
更早之前,谢孟伟还因“潘嘎之交”梗和直播卖假酒事件引发广泛批评。2024年,获得三级演员职称的他在深夜直播中忏悔落泪,回忆卖假酒的风波,请求网友原谅。他解释从事直播带货是由于家庭经济压力,但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负面评价和网络暴力让他难以承受。
就在今年8月,谢孟伟再度谈起卖假酒事件,坦言:“卖假酒的那些年,我弄丢了本心!”然而言犹在耳,新的产品质疑又接踵而至。
老陈的转型之路
另一方面,“反诈老陈”自身的经历也同样曲折。原为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民警的他,2021年因与主播PK连麦宣传反诈知识意外走红,收获百万粉丝。
但走红带来的是更大的争议。2022年3月,他与被质疑涉嫌电信诈骗的主播连麦,被网友质疑为对方洗白。随后又因一场收到百余万元打赏的直播陷入舆论漩涡——尽管他将所有收入捐赠,但公职人员能否接受直播打赏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2022年4月8日,陈国平宣布辞职。此后他尝试过多种职业道路:参演短片、出书、投身养殖业,同时继续在个人账号发布内容。如今,他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对直播产品提出质疑,似乎找到了新的公共角色——直播带货的监督者。
直播带货的“正品”迷思
老陈与嘎子的这次交锋,折射出直播带货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产品真实性如何保障?
一方面,主播们往往打着“官方正品”、“独家优惠”的旗号,利用粉丝信任促成销售;另一方面,品牌方对渠道管理的疏漏,可能让非正规产品流入市场。消费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即使发现疑问,也难以获得官方明确回应。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陈在视频中展示的产品并非粗制滥造的三无产品,而是带有完整包装和保修文件的“高仿正品”。这类产品处于灰色地带——它们可能来自非官方渠道,或者是品牌授权模糊的代工产品,这让消费者维权更加困难。
行业监管迫在眉睫
随着直播带货成为主流销售渠道之一,相关监管亟待加强。2023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直播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与服务规范》,要求直播营销平台应当对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进行身份信息认证,并建立黑名单制度。
但法规落地仍面临挑战:如何界定产品真实性?平台、主播、品牌方之间的责任如何划分?消费者维权渠道是否畅通?这些问题都需要更细致的解决方案。
老陈的喊话视频获得了大量网友支持。许多人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在直播购物中遇到的类似经历:“支持老陈!直播带货水太深了”、“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监督声音”。
截至发稿,酷派官方尚未回应老陈的质疑,“嘎子哥”谢孟伟也未就此事发表声明。这场关于一部699元手机的真假之问,已经超越了个人纠纷,成为直播电商行业健康发展的一面镜子。
无论结果如何,老陈的这次发声已经实现了其价值:它提醒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保持理性,督促主播珍惜羽毛,更推动品牌方加强对渠道的管理。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直播带货走出“真假难辨”的迷雾,真正成为可信赖的消费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