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卖身”记:第三空间神话在中国市场的黄昏

星巴克中国出售多数股权的决定,折射出”第三空间”商业模型在中国市场的式微——当瑞幸们用数字化和极致性价比重构咖啡消费逻辑,这个曾定义中国中产生活方式的品牌,…

星巴克中国出售多数股权的决定,折射出”第三空间”商业模型在中国市场的式微——当瑞幸们用数字化和极致性价比重构咖啡消费逻辑,这个曾定义中国中产生活方式的品牌,正面临增长神话破灭与战略定位撕裂的双重困境。

上海南京西路的星巴克臻选店,工作日下午依然坐满了敲击笔记本电脑的都市白领。但细心的顾客发现,曾经需要抢座的落地窗边座位,现在随时可以找到空位。这个微妙变化背后,是一场正在发生的商业地震——2025年8月,星巴克宣布考虑出售中国业务多数股权,这个曾经定义中国中产生活方式的咖啡巨头,正在经历入华26年来最深刻的战略调整。

一、数字背后的困局:当增长遭遇中国速度

星巴克2025财年三季报显示,中国区7.9亿美元的营收背后,隐藏着几个关键转折点:

  • ​门店效率滑坡​​: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19年的2.1万元降至1.4万元
  • ​客群分化​​:核心消费年龄层从30-45岁拓宽至22-50岁,定位模糊化
  • ​成本倒挂​​:租金占比从12%升至18%,人力成本增长37%

更严峻的是竞争格局的颠覆。瑞幸咖啡用”快取店”模式实现单店成本仅为星巴克的1/5,其2025年Q2的123亿元营收,相当于每天卖出768万杯咖啡——这个数字是星巴克中国日均销量的3.6倍。当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用8元美式攻城略地时,星巴克35元的拿铁正在失去价格锚点。

二、”第三空间”的悖论:中产幻灭与空间贬值

星巴克中国前副总裁翁以登曾定义其核心竞争力为”介于家与办公室之间的第三空间”。但这个经典模型正在中国市场遭遇三重解构:

  1. ​空间需求迁移​​:
    • WeWork等共享办公吞噬商务会谈场景
    • 图书馆/城市书房分流自习需求
    • 精品咖啡馆截胡社交打卡需求
  2. ​时间价值重估​​:
    • 00后消费者店内停留时间从90分钟降至35分钟
    • 外卖订单占比突破40%,稀释空间体验价值
  3. ​符号消费褪色​​:小红书数据显示,”星巴克打卡”tag热度下降62%手持星巴克杯的街拍不再是中产标配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调研显示,新一代消费者对”第三空间”的支付意愿仅为2018年的54%。这解释了为何同样主打空间体验的%Arabica、M Stand等品牌,都不得不加速小型化、外卖化转型。

三、成本刚性下的自救困局:当大象难以起舞

星巴克并非没有尝试变革,但其”船大难掉头”的困境清晰可见:

  • ​产品线扩张​​:茶饮占比达28%,却稀释咖啡专业形象
  • ​数字化投入​​:会员系统耗资3亿改造,仍落后本土品牌2代
  • ​下沉市场受挫​​:三四线城市闭店率达21%,远高于一二线

最致命的或是组织能力的滞后。某区域经理透露:”瑞幸的店长能决定当日促销策略,而我们要等总部14层审批。”这种迟缓使得星巴克在2024年夏季的”9.9元大战”中,反应速度比竞品慢了整整23天。

四、股权出售的阳谋:寻找中国合伙人

潜在接盘方可分为三类:

  1. ​产业资本​​:华润、美团等拥有渠道优势
  2. ​财务投资者​​:高瓴、厚朴等擅长价值重塑
  3. ​战略伙伴​​:腾讯、阿里具备数字化基因

交易的关键在于控制权让渡程度。保留39%股权(保留品牌控制)与出售61%股权(彻底本土化)之间,藏着星巴克总部对中国市场的矛盾判断。某投行人士透露:”他们既想保住高端调性,又渴望瑞幸式的增长,这种分裂注定让交易谈判异常艰难。”

五、中国咖啡战争的启示录

星巴克中国的困境,本质是商业范式迭代的必然。当瑞幸用”咖啡是饮料而非生活方式”重新定义市场,当库迪用加盟模式三个月开千家店,当幸运咖把咖啡变成街头快消品——星巴克坚守的”第三空间”正在从差异化优势变成成本包袱。

但这场出售未必是终局。正如百胜中国从Yum! Brands独立后实现市值翻倍,星巴克中国若能借股权重构获得真正的本土决策权,或许能在”去神化”后找到新活法。毕竟中国咖啡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仍达18%,关键是谁能跳出路径依赖,重新发现未被满足的需求。

站在静安寺环岛天桥俯瞰,星巴克绿色美人鱼标志依然闪耀。只是当隔壁写字楼的年轻人开始用手机下单15元的瑞幸”酱香拿铁”时,那个用40元咖啡贩卖中产幻梦的时代,正和星巴克的股权一样,等待重新估值。在这个意义上,星巴克中国的转身,不仅是一个商业案例,更是一部关于中国市场变迁的隐喻——当”消费升级”让位于”理性回归”,所有品牌都必须重新回答:我们究竟在为什么买单?

Avatar photo

作者: 千跃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