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饮品市场迎来健康升级与场景创新浪潮,乳茶果饮集体发力功能性+情感化赛道
2025年的饮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蒙牛、海河等传统乳企到元气森林、盒马等新锐品牌,各大企业纷纷通过产品创新、营销升级和渠道变革寻找增长突破口。透过近期密集发布的新品和行业动态,我们可以清晰捕捉到饮品行业正在形成的六大发展趋势。

一、健康诉求驱动产品配方革命
健康化已成为饮品创新的核心方向。蒙牛推出的”0乳糖软牛奶”采用EHT酶水解技术解决乳糖不耐问题,直击特定消费人群的核心痛点;均瑶”纯实牛奶”则以超欧盟标准的蛋白质含量(3.2g/100ml)和高钙配方打造差异化卖点。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健康升级产品普遍采用”技术背书+数据可视化”的沟通策略,如均瑶直接对比7.2g蛋白质相当于35g鳕鱼、240mg钙等于14只海虾的含量,让营养指标更易被消费者理解。
功能性饮品赛道同样表现活跃。英贝健的火龙果纤维果饮单包含5g膳食纤维(约2个火龙果含量),配合5种益生元组合;悦活PH8.8无气天然苏打水则主打酸碱平衡概念。这些产品将健康属性量化、可视化,反映出行业从模糊宣传向精准营养的转变趋势。
二、茶饮细分市场进入精耕阶段
茶饮市场呈现出精品化与多元化并行的特点。锋味派港式奶茶选用斯里兰卡CTC红茶配新西兰乳粉,采用充氮锁鲜铝瓶包装,定价高达19.8元/瓶,瞄准高端消费场景;盒马轻果泥康普茶则通过360小时分段发酵工艺,打造覆盆子莓莓、西梅杨桃等创新风味,以迷你罐装切入聚会露营场景。
传统茶饮也在寻求突破。海河”桃桃乌龙”将安溪铁观音与白桃果酱创新融合,在保持茶香醇厚的同时增加水果清甜,体现了茶饮风味组合的无限可能。这些创新显示,茶饮市场已从早期的”珍珠奶茶”单一品类,发展出即饮茶、发酵茶、茶咖等多条赛道,且每条赛道都在向更精细的风味组合和工艺标准演进。
三、包装设计成为品牌表达新阵地
产品包装正从简单的容器转变为品牌价值的载体。北冰洋特制桔汁汽水的新包装采用纯净蓝色主调,冰雪场景背景搭配标志性大白熊形象,既延续品牌基因又注入现代设计语言;认养一头牛与韩国”潦草小狗”IP的联名,则通过三只憨态可掬的小狗形象增强产品亲和力,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更具突破性的是避光铝瓶、充氮锁鲜等包装技术的应用。锋味派港式奶茶和盒马康普茶都采用这类创新包装,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提升高端感。包装已不仅是保护产品的工具,更是品牌溢价的重要支撑点。
四、场景营销塑造产品消费新逻辑
饮品营销正在从功能宣传转向场景植入。美年达”浓果汁型汽水”直接关联露营轰趴、火锅撸串等消费场景;盒马轻果泥康普茶明确标注”适宜聚会、露营饮用”;甚至蒙牛”0乳糖软牛奶”也强调早餐、出行、办公等多场景适用。这种场景化营销策略,帮助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更清晰的使用联想。
天丝集团红牛签约王一博作为代言人,则是场景营销的升级版。通过代言人”挑战自我”的形象与品牌精神的契合,红牛试图在运动、工作等高强度场景中强化品牌存在感。这种”场景+情感”的双重绑定,比单纯的功能宣传更具穿透力。
五、渠道变革重构市场竞争格局
渠道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鸣鸣很忙(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体)预计2025年GMV破800亿元,显示专业零食连锁渠道的崛起;娃哈哈优化经销商体系,砍掉年销300万以下经销商,反映传统品牌对渠道效率的追求;而元气森林被认定为北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则标志着新锐品牌向体系化运营的转型。
农夫山泉投资50亿元在建德建设六期项目,涵盖原料生产到成品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预示着头部企业开始向供应链上游延伸。这些变化表明,渠道竞争已从单纯的终端争夺,升级为供应链效率、渠道精细化管理等系统性能力的比拼。
六、市场分化加剧下的战略选择
康师傅上半年业绩提供了警示案例。在部分产品涨价后,其饮品销售额减少7亿元,显示在消费分级背景下,价格策略的敏感性增强。这促使行业形成两种应对路径:一是如均瑶”纯实牛奶”强调”极致质价比”,通过高配低价抢占市场;二是如锋味派、盒马等走高端差异化路线,以创新配方和体验获取溢价空间。
认养一头牛与潦草小狗的联名,则展示了第三种可能——情感价值创造。通过IP合作提升产品情绪价值,在功能性之外建立情感连接。这种”功能+情感”的双价值主张,可能成为突破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手段。
2025年的饮品市场已进入多维竞争时代。产品创新、健康升级、包装设计、场景营销、渠道变革等要素相互交织,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系统化创新能力。那些能够精准把握消费分级趋势,在健康属性与情感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的品牌,将最有可能在这场行业变革中赢得先机。从近期密集的产品发布来看,这场关乎未来市场格局的竞赛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