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海滩现“海鲜盛宴”,警方无人机紧急提醒勿食风险

2025年9月24日,超强台风“桦加沙”过境后,广东深汕合作区的海滩上出现了令人瞠目的一幕:退潮后的沙滩铺满了生蚝、蛤蜊、贵妃贝等海产,成群市民提着水桶、拿着袋子在海滩上“扫货”,…

台风过后,海滩上的“天降海鲜”暗藏致命风险,一场看似丰收的“赶海”可能成为健康的陷阱。

2025年9月24日,超强台风“桦加沙”过境后,广东深汕合作区的海滩上出现了令人瞠目的一幕:退潮后的沙滩铺满了生蚝、蛤蜊、贵妃贝等海产,成群市民提着水桶、拿着袋子在海滩上“扫货”,有人甚至声称两小时就能捡到上百斤。面对这一“天降横财”,当地警方紧急出动无人机进行喊话提醒,告诫市民这些被台风吹上岸的海鲜存在严重安全风险,切勿食用。

台风后的“海鲜盛宴”:自然馈赠还是危险陷阱?

在深汕合作区的海滩上,兴奋的市民们弯腰捡拾着海浪送来的“礼物”。一位当地居民描述:“昨晚两个小时就捡了100多斤,有贵妃贝、青口和毛蛤。这种机会只有台风后才有。”类似的场景同时在广东汕尾、福建漳州等沿海地区上演。有漳州市民表示“能捡几百斤,平时根本捡不到,只有很急的浪才能吹上来”。

这并非首次出现此类现象。2025年6月台风“蝴蝶”过境后,广东沿海就曾出现类似情况,当时深汕特别合作区相关部门已发出安全提醒。然而,每次台风过后,总会有大批市民抵挡不住“免费海鲜”的诱惑,冒险前往海滩。

隐形杀手:台风海鲜的致命风险

专家指出,这些被台风吹上岸的海鲜可能携带严重健康威胁。水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及诺如病毒、甲肝病毒等,很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

尤其危险的是,台风吹上岸的鱼、蟹类海鲜往往很快死亡,在没有保鲜措施的情况下会快速变质。深汕合作区疾控中心专家解释:“这些海鲜在岸上暴露时间不明,温度变化导致细菌迅速繁殖,食用后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更令人担忧的是,海洋污染问题使得这些海鲜可能携带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台风搅动海底沉积物,可能使沉淀在海底的污染物重新悬浮,被海洋生物吸收后最终出现在餐桌上。

多重安全隐患:除了食品安全还有这些危险

台风过后的海滩潜藏着多重风险。沿海地区产生的强风及长浪仍有卷走人员的危险。警方提醒,尽管台风已过境,但海边风浪仍然较大,危险尚未完全消除。

海滩上还可能出现被台风带来的海洋垃圾,其中不乏尖锐的玻璃、金属等危险物品,容易造成划伤。若伤口接触海水或海鲜,可能感染创伤弧菌,这种感染进展迅速,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台风过后近岸海水中可能出现水母、海胆和海蛇等危险海洋生物。专家特别提醒“切勿徒手捡拾”,这些生物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台风还可能造成电力设施损坏,海滩附近可能出现倾倒的电线杆、落地电线等,接触这些设备有触电危险。

理性看待:为何市民难以抵挡“免费午餐”的诱惑

尽管存在明显风险,为何每次台风过后仍有大量市民前往海滩捡拾海鲜?心理学家分析,这背后有多重心理因素驱动。

“免费获取”的心理诱惑力极强,特别是当这些海鲜市场价格较高时。生蚝、贵妃贝等在海产市场的价格不菲,台风后的“零成本获取”对许多人具有强烈吸引力。

从众心理也是重要因素。看到邻居、朋友都在捡拾,不少人会产生“别人都捡了,应该没问题”的想法。加之社交媒体上传播的“丰收”画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此外,部分老年人有节约习惯,看到“浪费”觉得可惜。还有人对自己的烹饪方式过度自信,认为“高温烹煮能杀死所有细菌”,却忽略了重金属污染等无法通过加热消除的风险。

监管困境:如何有效劝阻危险行为

面对台风后市民的捡拾行为,相关部门面临监管难题。海滩线长面广,完全靠人力巡逻劝阻不现实。深汕合作区警方创新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逻和喊话提醒,取得了较好效果。

然而,无人机提醒仍属事后监管。专家建议,需要建立更完善的事前预警机制,通过社区宣传、学校教育等多种渠道,提高市民对台风后海鲜风险的认识。

同时,需要加强科普宣传的针对性。不少市民对海鲜变质的认知停留在“闻味道、看外观”的层面,不了解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的隐蔽性。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让市民认识到,看似新鲜的海鲜也可能携带致命风险。

科学替代:安全享受海鲜的正确方式

对于喜爱海鲜的市民,专家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市场的海鲜经过检验检疫,有完整的冷链运输保障,安全性远高于台风后捡拾的海鲜。

如果确实想体验“赶海”乐趣,应选择安全的时间和地点,避免台风刚过境的危险期。捡拾的海鲜最好只作为观赏或喂养宠物,切勿食用。

烹饪海鲜时一定要彻底加热,但需明白高温只能杀死微生物,无法消除化学污染。因此源头安全才是关键。

未来展望:建立更完善的海洋安全预警体系

此次事件反映出我国沿海地区在极端天气后的安全管理仍需加强。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及时评估台风后海鲜安全状况并发布预警。

同时,应加强公众教育,将海洋安全意识纳入沿海地区学校教育内容。通过持续科普,提高全民对海洋风险的认识。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可能更加频繁。建立政府、社区、学校、媒体联动的海洋安全教育体系,将成为保障沿海居民安全的重要举措。

台风送来的“海鲜盛宴”看似是自然的馈赠,实则暗藏杀机。在享受大自然慷慨的同时,我们更需要保持理性,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意外之财”。毕竟,生命健康的安全底线,永远不应被一时的诱惑所突破。

Avatar photo

作者: 千跃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