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传统非遗技艺为潮流玩偶定制旗袍,展现老字号跨界创新与年轻化转型的新活力。
在上海展览中心,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上演。第十九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Labubu玩偶身着精美的高定龙凤旗袍,与身着同款旗袍的非遗传承人吴雨婷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生动画面。这不仅是老字号焕新之旅的缩影,更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度对话。

本届博览会以“传承焕新篇·国潮正当时”为主题,汇聚了200多家老字号品牌,推出了170个新品。从食品餐饮到珠宝首饰,从服装鞋具到工美文化,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品牌正以令人惊喜的方式重新走进现代生活,特别是年轻人的视野。
在开开集团展位,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吴雨婷的亮相引人注目。她手中的Labubu玩偶穿着精致的高定旗袍,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非遗技艺的精湛。“做娃衣,并不是简单地将成人款式缩小,”吴雨婷解释道,“我们会依据每个玩偶独特的身材比例进行专门设计与裁剪。”就连衣领这样的细微之处,都经过精心处理,非遗技艺一样不落。更令人惊喜的是,不止Labubu,玲娜贝儿、Jellycat等热门玩偶都可以定制高定旗袍。
这种创新不仅为传统技艺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也为老字号注入了新鲜活力。通过为玩偶制作旗袍,龙凤旗袍不仅拓展了业务范围,更让非遗技艺以亲切、有趣的方式进入年轻人的生活,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不远处的永青假发展位同样人头攒动。“今天上午1小时内已成交2单,有20余人陆续体验。”永青假发第八代传人、上海非遗传承人马熙雯介绍道。尽管是首次参加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但品牌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不少老人比较熟悉我们,看到永青假发都说很亲切。”
永青假发几乎是目前上海假发店中唯一一个可以现场剪烫以及保养、定制的店家。一顶假发的制作要经过21道工序,精湛的工艺和用心的服务让这个老字号品牌历久弥新。现场,有老人提出了在假发上增加白头发的需求,也有年轻人定制了玫瑰红拼色发套,展现出老字号服务不同年龄群体的包容性与创新力。
马熙雯表示:“本次展示旨在呈现品牌近年在定制化、手艺、服务及品质上的新进展,体现老字号重新起航的步伐。”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正是老字号能够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关键。
食品展区更是人气爆棚。“今天上午一个半小时内,我们的销售额已经达5000元左右。”上海梅林展位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品牌每年都会参加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因为是厂家直销模式,价格比外部零售低15%-20%,深受消费者欢迎。
本届博览会上,众多老字号食品品牌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舌尖上的海派盛宴。第二食品与乔家栅联袂呈现了“侬好上海”传统糕点伴手礼盒,杏花楼、真老大房、光明邨等品牌也带来了中秋限定礼盒、非遗酥点、冻胚月饼等时令佳品。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承载着文化的记忆与情感。
老字号的焕新之路,是一条平衡传统与创新的钢丝。一方面,它们需要坚守传统技艺的精髓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又必须与时俱进,满足当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的需求和审美。Labubu的旗袍、定制假发、创新食品,都是这种平衡艺术的成功实践。
这些老字号品牌的故事告诉我们,传统不是包袱,而是宝贵的资源;创新不是背叛,而是必要的传承。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巧妙结合现代元素,老字号不仅能够赢得市场,更能够成为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不仅是一次品牌展示的盛会,更是一次老字号品牌与消费者深度互动的契机。截至9月21日,博览会还将举办多场新品发布及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亲身感受老字号的魅力与活力。
从Labubu的旗袍到定制假发,从传统糕点到创新食品,老字号正在以令人惊喜的方式实现着“逆生长”。它们用实践证明,只要找准方向,勇于创新,老字号不仅不会老去,反而会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在这个国潮正当时的时代,老字号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未来的开创者。当传统与现代相遇,当时尚与非遗交融,老字号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也为中国文化自信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