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博物馆通过新能源科普活动,以创意互动和灯光秀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对汽车科技与可持续能源的探索热情。
当百余组亲子家庭在上海汽车博物馆外广场仰望夜空,特斯拉车辆用灯光编奏出一曲科技与艺术交融的视觉交响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正是科普教育最美的模样。
2025年9月,上海汽车博物馆举办的“能”动世界:新能源科普公益探索日活动,为首个全国科普月增添了一抹亮色。这场集深度参观、科技讲堂、手工互动和灯光秀于一体的科普盛宴,让近百组亲子家庭在欢声笑语中领略了新能源汽车的魅力。
01 科普新体验,博物馆里的新能源探索之旅
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上海汽车博物馆的展厅内。9月19日,这座中国首家专业汽车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来自中福会少年宫及公开招募的近百组亲子家庭。
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始了这场新能源探索之旅。从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到最新款的新能源概念车,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在孩子们面前徐徐展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件件珍贵的展品,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汽车科技的演进与变革。
“原来电动汽车并不是现代才有的发明!”一位初中生惊讶地发现,早在19世纪末,电动汽车就已经出现在欧洲的街道上。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孩子们对新能源汽车有了更加立体的认识。
博物馆不再是冰冷的展陈空间,而成为了激发好奇心的探索乐园。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察,带着思考去发现,在互动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02 动手做中学,创意工坊里的科技启蒙
“创意工坊”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两组不同的手工体验——太阳能小车DIY与彩绘DIY瓦楞车,让孩子们跃跃欲试。
在太阳能小车制作区,孩子们认真组装着每一个零件,连接电机,安装太阳能板。当一辆辆亲手制作的小车在阳光下开始奔跑时,孩子们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太神奇了!原来太阳光真的能让小车跑起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兴奋地喊道。
另一边,彩绘DIY瓦楞车区域则成为了创意迸发的舞台。孩子们用五彩的画笔在瓦楞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未来汽车:有的车顶装着太阳能板,有的车身带着风力发电装置,还有的甚至画出了“光能转换器”。天马行空的想象,展现了孩子们对新能源的独特理解。
动手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亲身体验,抽象的物理知识变成了可触摸、可感知的具体现象,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生根发芽。
03 科学讲堂,解读电动汽车的前世今生
如果说动手实践激发了兴趣,那么科学讲堂则满足了求知欲。主题为《电动车发展史&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讲座,为孩子们揭开了电动汽车的神秘面纱。
从1884年世界上第一辆可充电的电动汽车,到如今各式各样的新能源车型;从传统的锂电池到最新的固态电池技术;从充电桩到换电站……讲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技术革新。
“未来的汽车会不会自己发电?”“太阳能汽车为什么还没有普及?”……孩子们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展现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批判性思维。讲师耐心解答,引导孩子们思考能源、环境与科技的关系。
这场讲座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在孩子心中播下了可持续发展的种子。许多家长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既有趣又有深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04 灯光秀压轴,科技与艺术的完美交融
当夜幕降临,活动迎来了最令人期待的环节——特斯拉灯光秀。博物馆外广场上,数辆特斯拉汽车整齐排列,随着音乐的节奏,车灯变幻出各种图案和色彩。
灯光与音乐完美同步,呈现出一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视觉盛宴。孩子们睁大眼睛,不时发出惊叹声。这场炫酷的灯光秀,不仅展示了现代汽车的技术实力,更让抽象的新能源技术变得可视、可感。
“原来汽车不仅可以代步,还可以成为艺术品!”一个小朋友的感叹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场灯光秀成为了科学讲堂的最佳呼应,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05 科普教育基地,打造多元化教育体系
作为中国首家专业汽车博物馆,上海汽车博物馆在科普教育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2022年,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为了上海市汽车科普教育与汽车文化推广的重要平台。
博物馆针对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观众,开发了多样化的文化科普教育活动。卡卡公益课堂为低龄儿童提供汽车启蒙教育;“进馆有益”项目式研学夏令营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深度实践机会;超十年的经典教育IP“汽车同学汇进校园”活动则将汽车文化带进校园。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精心筹备的三楼技术馆也在近期重新开放。以“进化之域”为主题的新展区,从“汽筑梦神行”、“随源而动”、“机巧流转”三个章节,全面展示汽车技术的演进历程。
从传统陆行汽车到飞天汽车,从燃油发动机到新能源动力,从人工驾驶到智能交通,新展区通过实物展示、模型示例和多媒体演绎,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体验空间。
06 科普向未来,持续创新教育形式
上海汽车博物馆始终坚持科普教育为核心,积极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示范功能。通过系统化的展陈设计、互动体验和专题活动,博物馆构建了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完整科普教育体系。
未来,博物馆将继续依托上海国际汽车城及上海汽车工业的优质资源,持续深化科普教育,拓展公众参与渠道。正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创新,打造更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汽车科普教育基地,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贡献更多力量。”
夕阳西下,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孩子们带着自己制作的太阳能小车和彩绘瓦楞车,依依不舍地离开博物馆。这些小小的手工制品,不仅是活动的纪念,更是科学梦想的起点。
在上海汽车博物馆,科普不再是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成为了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从DIY太阳能小车到特斯拉灯光秀,从动手实践到视觉盛宴,博物馆用创新的方式解锁了科普教育的新玩法,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了科学的好奇之火。
也许,在这些孩子中间,就会诞生未来的汽车工程师、新能源科学家,用今天点燃的兴趣之火,照亮明天科技创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