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竞讲师到恋综制作人:’方山厨子’傅怡强以娱乐化教育破局,打造Z世代成长新范式。”
2025年7月,27岁的南京传媒学院教师傅怡强以”方山厨子”的身份登上热搜。这位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教师,在递交辞职信的同时,宣布推出自制大学生恋爱综艺节目。这场看似突然的职业转型,实则折射出当代教育者与Z世代对话的新路径,以及内容创业领域的边界突破。

课堂革命的先行者:电竞解说员到生活导师
傅怡强的教育生涯始于一场专业跨界。2019年,刚从南京传媒学院毕业的他,因电竞解说专长被母校返聘任教,负责电竞策划与解说课程。这种”毕业生留校”的模式在应用型高校中并不罕见,但傅怡强的教学创新很快让他脱颖而出。
教学创新三部曲
- 电竞课堂娱乐化:将赛事解说拆解为”语言表达+情绪管理+临场应变”训练模块
- 知识传播短视频化:2023年起录制3分钟课堂精华片段,单条最高播放量破800万
- 课程内容生活化:2024年开设《大学生生活指南》,涵盖租房防骗、职场礼仪等实用技能
这种”去权威化”的教学方式取得惊人效果。数据显示,傅怡强的公选课选课系统开放3秒即报满,创下该校纪录。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将其案例归纳为”Z世代教学三原则”:平等对话、实用导向、娱乐包装。
辞职背后的教育困境:体制内教师的创新天花板
傅怡强的辞职信中,”拥抱新生活”的表述背后,是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普遍困境。南京传媒学院2024年教师调研显示:
创新阻力分析
- 课程改革审批流程平均需时4.5个月
- 跨部门协作难度指数达7.2(满分10)
- 教学创新在职称评审中占比仅15%
“我想做的生活教育平台,需要更快的决策机制和更灵活的内容形式。”傅怡强在采访中透露。这种体制内外的张力,促使他选择在27岁这个教师黄金年龄急流勇退。
值得注意的是,傅怡强保留了”客座讲师”身份,与母校形成”校外孵化+校内反哺”的新型合作关系。这种”旋转门”模式,正在成为青年教师创业的新趋势。
恋综作为教育载体:当社会学遇上娱乐化
傅怡强团队制作的《大学恋爱事务所》,本质上是一堂”披着娱乐外衣的社会实践课”。这档节目的创新之处在于:
教育价值设计
- 每期设置1个恋爱困境议题(如”毕业即分手”)
- 复旦大学沈奕斐教授提供社会学视角解读
- 参与者需完成”恋爱任务”与”成长复盘”
制作规格突破
- 芒果TV专业团队提供工业级制作支持
- 拍摄场地设在真实大学校园
- 采用”纪实+观察室”双线叙事
这档节目的教育意义不容小觑。参与首期录制的北大研究生王同学表示:”比起结果,节目中的沟通训练和冲突解决更有价值。”数据显示,90后、00后获取婚恋知识的渠道中,综艺节目占比已达37%,超越传统学校教育。
内容创业的新物种:教育IP的跨界生长
傅怡强的创业项目”青春实验室”,正在探索一种新型内容商业模式:
业务矩阵
- 核心产品:生活教育课程+恋综节目
- 衍生服务:职场培训、情感咨询
- 人才孵化:大学生内容创作者联盟
运营特色
- 用户共创:选题来自学生社群投票
- 人才反哺:员工多为往届学生
- 商业闭环:知识付费+品牌定制+IP授权
这种模式已初见成效。尽管公司成立仅三个月,但已吸引12名应届生加入,并获得两家教育机构的Pre-A轮投资意向。更难得的是,节目未播先热,相关话题抖音播放量已突破2亿。
Z世代的教育革命启示录
傅怡强的转型故事,给予教育行业多重启示:
教学形式革新
- 从”讲台授课”到”场景化教学”
- 从”知识传授”到”问题解决”
- 从”教师主导”到”用户共创”
教师角色进化
- 专业知识的”翻译者”
- 成长困惑的”陪跑者”
- 资源链接的”经纪人”
教育边界重构
- 打破课堂与社会的围墙
- 融合教育与娱乐的界限
- 连接学习与实践的断层
在这场教育实验中最动人的,或许是傅怡强团队办公室墙上的标语:”不是学生需要教育,而是教育需要学生。”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位年轻教育者的初心——用Z世代的语言,解决Z世代的困惑。当传统教育还在讨论”要不要拥抱短视频”时,傅怡强已经证明:真正的教育创新,从来不是技术的叠加,而是对成长需求的深刻洞察与真诚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