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舰访港:当”国之重器”遇见”家国情怀”

​​”国之重器震撼香江,家国情怀激荡人心。”​​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海风轻拂,山东舰的钢铁巨躯静静停泊。7月6日,这座”移动的国土”继…

​​”国之重器震撼香江,家国情怀激荡人心。”​​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海风轻拂,山东舰的钢铁巨躯静静停泊。7月6日,这座”移动的国土”继续向香港市民敞开怀抱,而一个特别的参观者群体引发了广泛关注——霍启刚夫妇与霍震霆一行。当郭晶晶这位昔日的”跳水皇后”亲身体验枪械操作时,围观镜头捕捉到的不仅是名人的风采,更是一个香港家庭与祖国军事现代化成果的亲密接触。这一幕,恰如一个生动的隐喻,映照着香港与内地日益紧密的血脉联系。

山东舰此次访港,创造了多个”首次”:我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首次对公众开放,香港市民首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一”国之重器”。在飞行甲板上,700余名海军官兵用身体排出”国安家好”四个大字,这简单的四字箴言,道出了国家安全与家庭幸福的辩证关系。没有强大的国防,何来小家的安宁?没有国家的繁荣,何来个人的发展?这种情感的传递,超越了简单的军事展示,成为一堂生动的国民教育课。

香港市民对山东舰的热情,构成了此次访问最动人的风景线。从山顶奋力挥舞国旗的”挥旗哥”阿兵,到岸边隔海挥手的普通市民;从抢到参观票的幸运儿,到只能远观却依然激动的民众,他们的反应折射出香港社会对祖国认同感的显著提升。阿兵那句”身为中国香港人,我觉得特别自豪”的表白,不是孤例,而是越来越多香港市民的心声。这种自豪感,源于对国家发展成就的真切感受,源于对”一国两制”下香港繁荣稳定的切身体会。

回望2017年辽宁舰访港时的盛况,八年时光荏苒,中国航母事业已实现从”引进改造”到”完全自主”的历史性跨越。山东舰的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标志着中国海军装备建设进入新阶段。对香港而言,这不仅是军事技术的进步,更是国家综合实力跃升的象征。当香港市民站在山东舰的甲板上,触摸着国产航母的每一个部件,那种参与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这不再是他人的成就,而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荣耀。

霍启刚夫妇的参观之所以引发特别关注,正因为他们的身份具有多重象征意义。作为香港立法会议员与体育界代表,他们的参与体现了香港各界对国家防务建设的关心支持。郭晶晶从奥运冠军到体验军事装备的身份转换,恰如香港从殖民地向特别行政区的历史转变——不同的角色,同样的爱国情怀。这种由名人效应放大的正能量传播,对于增强香港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

在山东舰庞大的身躯背后,是一个关于安全与发展的深刻命题。香港经历过社会动荡,更懂得”国安家好”的珍贵。航母作为国家海上力量的中流砥柱,其存在本身就是对”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有力保障。当香港市民亲眼目睹这支和平之师、威武之师的风采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武器装备,更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维护地区稳定、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这种安全感,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心理基础。

从山顶挥舞的国旗到航母甲板上的”国安家好”,从普通市民的热泪到名人家庭的参与,山东舰访港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关于认同与归属的现代叙事。在经历风雨后,香港社会正在重新发现自己的国家身份,重新确认与内地同胞的情感联结。这种认同不是外力强加,而是源自共同的历史记忆与发展愿景。当香港青年为国产航母感到自豪时,这种情感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民族主义,升华为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深切认同。

山东舰的香港之行终将结束,但它播下的种子正在发芽。从军事交流到民心相通,从硬件展示到软件融合,这次访问留下的不仅是难忘的画面,更是香港同胞与国家共同体的情感加固。当”国之重器”遇见”家国情怀”,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更为宏大的图景:在香港由治及兴的新征程上,有强大祖国作为依靠,有包括航母在内的全方位保障,香港的未来必将更加光明,香港同胞的”家国梦”必将更加绚烂。

Avatar photo

作者: 千跃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