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础概念解析
- 光猫角色:
- 光电转换设备(桥接模式)
- 路由设备(路由模式)
- 路由器功能:
- NAT转发
- DHCP服务
- 无线覆盖
二、方案一:光猫桥接+主路由拨号+二级路由(推荐方案)
物理连接:
- 光猫LAN1 → 主路由WAN口(使用超五类以上网线)
- 主路由LAN1 → 二级路由WAN口
- 光猫LAN2 → 二级路由WAN口(备选方案)
详细配置步骤:
- 光猫设置:
- 登录192.168.1.1(默认账号密码见设备背面)
- 进入「网络设置」→「宽带设置」
- 修改连接模式为「桥接」
- 保存并重启
- 主路由器配置:
- WAN口选择PPPoE拨号
- 输入运营商提供的宽带账号密码
- 开启DHCP(地址池建议192.168.1.100-192.168.1.200)
- 无线设置:2.4G/5G双频分离,信道自动选择
- 二级路由器配置:
- 修改管理IP为192.168.2.1(与主路由不同网段)
- WAN口设置为动态IP或静态IP(如192.168.1.2)
- 关闭DHCP服务(若使用AP模式)
- 无线SSID建议与主路由不同但后缀相同(如Home_WiFi_5G_A)
技术参数建议:
- MTU值:1492(PPPoE环境)
- NAT加速:开启
- QoS:根据设备数量设置优先级
三、方案二:光猫路由模式+双路由器并联
连接拓扑:
光猫LAN1 → 路由器A WAN口
光猫LAN2 → 路由器B WAN口
关键配置:
- 光猫:
- 开启路由功能
- 启用DHCP(地址池192.168.1.2-192.168.1.254)
- 端口绑定:LAN1/LAN2均绑定上网业务
- 双路由器:
- 均设置为动态IP获取
- 管理IP设为不同地址(如.2/.3)
- 无线信道错开(2.4G用1/6/11,5G用36/149)
注意事项:
- 需运营商解除光猫终端数量限制
- 可能产生双重NAT问题
- 建议开启IGMP代理改善组播性能
四、方案三:单臂路由方案(节省设备)
实现方式:
- 光猫LAN1 → 交换机 → 分别接路由器WAN口
- 使用VLAN划分:
- VLAN10:上网业务
- VLAN20:IPTV业务
交换机配置示例(以华为S5700为例):
vlan batch 10 20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port default vlan 10
五、高级应用方案
1. 多WAN负载均衡:
- 使用支持双WAN的路由器(如TP-Link ER5120)
- 配置策略路由:
- 视频流量走主线路
- 下载流量走备用线路
2. Mesh组网方案:
- 主路由:华硕AX86U(Mesh主节点)
- 二级路由:同型号设备(Mesh节点)
- 使用专用回程信道(5G-2频段)
六、故障排查指南
- 无法拨号:
- 检查VLAN ID是否匹配(南方电信常用VLAN 41)
- 使用抓包工具分析PPPoE交互过程
- IP冲突:
- 执行
arp -a
命令检查地址分配 - 使用Advanced IP Scanner扫描网络设备
- 执行
- 无线干扰:
- 使用WiFi Analyzer分析信道质量
- 调整发射功率至75dBm左右
七、安全配置建议
- 每个路由器:
- 修改默认管理密码(长度≥12位含特殊字符)
- 关闭WPS功能
- 启用WPA3加密
- 设置MAC地址过滤白名单
- 光猫:
- 禁用远程管理功能
- 定期备份配置文件
八、性能优化技巧
- 有线回程:
- 使用Cat6类网线
- 启用Jumbo Frame(巨帧)
- 无线优化:
- 2.4GHz频宽设为20MHz
- 5GHz频宽设为80MHz
- 开启Beamforming波束成形
- QoS设置:
- 游戏设备:优先级设为最高
- 视频流:保证最小带宽30%
- 使用fq_codel算法管理队列
九、不同品牌配置差异
功能 | 华为路由器 | TP-Link | 小米 |
---|---|---|---|
桥接模式设置 | 网络→IP协议栈 | 高级→操作模式 | 上网设置→工作模式 |
VLAN配置 | 需超级管理员权限 | 部分企业级支持 | 不支持 |
双频合一 | 智能漫游 | 需手动设置相同SSID | 默认开启 |
十、扩展应用
- 访客网络:
- 单独启用2.4GHz频段
- 设置带宽限制(如10Mbps)
- 启用客户端隔离
- 智能家居专用网络:
- 创建IoT专用SSID
- 关闭5GHz频段
- 设置防火墙规则禁止IoT设备访问内网
建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方案:
- 普通家庭:方案一(主路由+AP模式)
- 大户型:方案一+Mesh组网
- 多业务隔离:方案三+VLAN划分
配置完成后建议使用iperf3进行网络性能测试,确保各节点达到预期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