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城市内涝救援训练基地在云南昭通投用,配备全球最大规模训练模块,可模拟多种灾害场景,全面提升消防救援实战能力。
在云南昭通,一座占地63亩、拥有全球最大规模“城市内涝救援训练模块”的现代化训练基地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消防救援训练进入全场景、高仿真的新阶段。
9月17日,从云南省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传来消息,国家消防救援局水域救援(昭通)训练基地二期项目近期正式建成投用。这个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内涝救援训练基地,将显著提升我国消防救援队伍应对复杂水域灾害和城市内涝事故的实战能力。
全球最大城市内涝救援训练模块
据昭通消防支队介绍,此次建成的二期项目核心建筑是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城市内涝救援训练模块”,其规模目前居全球首位。该模块集成了水域体能训练馆、直升机(水域)救援训练馆、城市立体空间救援训练模块等先进设施。
这些设施能够模拟急流涡险、车辆落水、建筑地下淹没等多种灾情,实现全场景、高仿真的专业化训练。救援人员可以在这里面对高度还原的灾害现场,提升在真实灾难环境下的应对能力。
从灾后重建到国家级训练基地
国家消防救援局水域救援(昭通)训练基地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它是2014年鲁甸“8·03”地震恢复重建的重点项目,一期工程为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昭通市消防救援培训基地。
该基地占地179亩,2021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云南省水域救援训练基地”。2022年,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自主研发并建成建筑火灾内攻模拟训练设施。2023年8月3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在基地挂牌“国家水域救援训练基地”和“国家建筑火灾室内烟火特性训练基地”。
全国唯一双国家级训练任务基地
这个基地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承担“水域救援”和“建筑火灾室内烟火特性”两项国家级训练任务的消防救援培训基地。
基地现已建成激流模拟、隧道灾害、极端火灾等国内最完备的救援训练设施。其中水域训练场是我国内地首个满足1至5级激流救援培训的国际标准场地,为救援人员提供了极其逼真的训练环境。
已培养1.5万名专业救援骨干
多年来,这个基地已经为全国培养输送专业救援技术骨干1.5万余人,并成功实现消防救援援外项目输出,与南亚东南亚多国开展培训交流。
这里走出的救援人员遍布全国各地,在许多重大灾害救援现场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基地的训练成果已经在多次实战中得到检验,证明了其训练方法和设施的有效性。
打造国际消防救援实训高地
二期项目投用后,基地将进一步形成集专业训练、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于一体的现代化应急救援训练体系,助力打造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消防救援实训高地。
基地还将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加强应急救援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为我国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应对城市内涝挑战的现实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城市内涝已成为许多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个基地的建成投用,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举措。
通过高度仿真的训练环境,救援人员能够提前熟悉各种复杂情况,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成功率。这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守护生命的新起点
国家消防救援局水域救援(昭通)训练基地的建成投用,不仅体现了我国对消防救援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应急救援理念的进步——从灾后响应向事前训练和准备转变。
这个基地将成为培养更多专业救援人才的摇篮,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灾害环境提供有力支持。在这里,每一次训练都是为了更好地守护生命,每一次模拟都是为了在真实灾害面前能够更加从容应对。
随着二期项目的正式投用,中国消防救援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添了又一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