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科技大学以1:4师生比和八年本博贯通制,重新定义中国精英教育新范式。
两人间宿舍50平米带密码锁,一盘素菜2元、荤菜5元,10元能吃饱——这不是五星级度假村,而是一所大学为学生提供的基本生活条件。
2025年9月7日,福耀科技大学迎来了首批50名本科生。这座由曹德旺创办、王树国执掌的新型大学,从诞生之初就备受关注。如今,随着首届学生的到来,这所“对标斯坦福”的学府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希望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为独一无二的人才。”开学典礼上,校长王树国的话语简短却有力,道出了这所大学的育人理念。
一、1:4的师生比:精英教育的全新定义
来自河南的李同学难掩激动之情:“我们会配备四个老师,有一个生涯导师,一个科研导师,一个企业导师,一个学业导师,每个同学都会有一对一的服务的。”
1名学生配备4名导师——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一所高校艳羡。更令人惊叹的是,50名学生面对着300多名教师的师资团队,其中还包括15名专职院士。这种极致的师生比,彻底颠覆了传统高校的教育模式。
这种配置背后,是福耀科技大学“小而精”的办学定位。学校理事长曹德旺此前曾表示:“我们是从体制上、机制上对标斯坦福”。首年8亿预算招收50名学生,人均投入高达1600万元,这种投入力度在国内高等教育界前所未有。
二、50平米两人间与1元土豆丝:奢华背后的教育哲学
福耀科技大学的硬件设施同样令人瞩目。宿舍为50平米两人间,配备密码锁、大阳台和独立卫浴。食堂提供1元一盘的土豆丝,2元素菜,5元荤菜,10元就能吃饱。
但这些看似“奢华”的条件背后,体现的是学校“敬天爱人,止于至善”的校训。学校为学生准备的入学礼包更是细致入微:从定制T恤到多功能帆布袋,从护眼台灯到新疆棉冬被,甚至还包括每人10个衣架和共享折叠晾衣架。
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反映了学校创办者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正如曹德旺在新生见面会上所言:“要自尊、自立、自律、自强,成就卓越自我。”他亲自向学生赠送了自己的传记《心若菩提》,并希望同学们提交读后感。
三、636分的选择:为什么这些高分考生选择一所新建大学
来自湖南的王同学高考636分,刚刚超过该校在湖南635分的投档线。“尽管考的分数低于预期,但能上这所学校我非常满意,就算给我其他学校的offer我也不换。”他的话语中充满坚定。
这种选择背后是理性的考量。王同学列举了三方面原因:强大的师资力量、完备先进的硬件设施、以及独特的培养模式。
最吸引他的是学校的“八年制贯通培养”模式——学生读完八年可直接获得博士学位,期间还将前往意大利米兰理工等世界名校交流学习,并获得双学位。这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学历晋升的壁垒,为学生提供了更顺畅的成长通道。
四、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重新定义大学教育
福耀科技大学的教育模式独具特色。学生大一、大二将在文理学院接受公共通识课教育,大二下学期才开始选择专业。目前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都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
王树国校长强调:“我们从本科生开始,就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来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那种批量生产模式、按一个标准来考核学生的时代过去了。”
这种教育理念的背后,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深刻反思。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内建有体育岛、攀岩设施、恒温游泳池和音乐厅,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成长环境。
福耀科技大学的创办,是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虽然首期只招收50名学生,但这种“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模式,或许将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正如王树国校长对家长的承诺:“学校必将如家人般悉心呵护每一位学子,做到关怀而不溺爱;学校将致力于锻造学生们坚强的意志、博大的胸怀与高远的志向。”
这所新兴学府能否真正培养出“独一无二的人才”,能否实现“对标斯坦福”的宏伟目标,时间将给出答案。但毫无疑问,福耀科技大学的出现,已经为中国高等教育界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